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卷 第489章 不错的起点(2)

需要对零件本身做任何改动,所以只用了三天时间,几个新的球面单向活门就被送到了正在拆解飞机进行全面检查的132厂手中。

尽管已经知道发动机的问题不在机体内部,但这次全面检查的结果还是让人吃惊不小。

新型检测设备发现了许多隐藏在深孔和狭小空间里的异物,如断头铆钉、螺栓螺帽和金属屑等。

虽然这些问题不会立即威胁飞行安全,但也绝对不容忽视。

考虑到所有航空制造厂都遵循同样的老旧标准,其他工厂可能也存在类似问题。

老一代飞机的要求较低,问题或许不那么严重,但新一代作战和辅助飞机的生产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再拖延。

于是,132厂发起的“质量文化月”活动很快扩展到了整个航空工业系统,以提高整体的质量意识。

对于十号工程项目组而言,当务之急是重新启动之前暂停的发动机测试工作。

1001号原型机再次从总装车间被拉出,送往试飞站准备新一轮的测试。

工位没变,准备流程也依旧如昔。

尽管许宁入职不久,但他参与的项目数量已经与资深同事宋闻聪旗鼓相当。

对这些步骤,他早已驾轻就熟。除了某些需要611所审批的环节,其他事务他几乎可以独当一面。

更重要的是,在上次试车中的出色表现后,不论是132厂还是试飞站的团队都更加重视他的意见,甚至主动寻求他的帮助,就像他在盛京时一样。

威信是靠时间积累的,而他已经赢得了不错的起点。

“这次用的是同一台发动机吗?”

许宁透过厚玻璃注视着正在进行最后固定的1001号原型机,问身边的杨未。

“没错。”

杨未答道:“上次你的喘振监测系统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在发动机转速达到70%前成功控制住了情况。

因此,只有少量金属碎片影响了前两级压气机,但没有造成结构性损伤,所以这台发动机还能继续使用。”

杨未回忆起那次经历,仍心有余悸:“真是后怕啊!

al31fn的叶片对异物的耐受性其实不错,但若没有你的系统,即使地面测试完成,发动机可能已受损却不自知。如果飞机带着这样的隐患升空”

这种认知上的盲点是在技术跨越中常见的问题——从螺旋桨到喷气式、亚音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