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卷 第511章 关键信息(2)

在现代战争中,对抗雷达的干扰技术越来越复杂。

比如,有些干扰手段非常“聪明”,像卷积式欺骗和运动调制干扰。

这些技术不仅需要稳定地捕捉到雷达信号的特点,还要准确地掌握目标的位置、速度和高度等关键信息。

因此,对于那些性能相近的雷达来说,安装在飞机上的雷达往往比地面或舰船上的同类设备更能抵抗干扰。

21号歼轰电7的武器控制官,就是那位给王致拍照的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如果对方使用了遮蔽式的干扰措施,那么我们也应该受到同样的影响才对。

但事实上,我们的被动探测系统只接收到干净的s波段信号,这正是来自对方舰队中几艘护卫舰上的远程警戒雷达。”

虽然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联合训练,大多数飞行员对电子战的概念还停留在表面;

无法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理,所以他们只能带着困惑的目光看着几位专家激烈讨论。

然而,这次辩论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果。

“说到电子战的专家,我倒是认识几位”

沈强队长在大家争论得口干舌燥后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不如我们邀请外部的专业人士来帮忙分析?”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关于运8j遭遇干扰的问题暂时搁置,会议转向了下一个议题。

杨良玉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照片,放在幻灯片投影仪下。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模糊的图像,但海军成员们还是能够辨认出那是一艘潜艇的身影。

“这是一张特拉法尔加级攻击核潜艇的照片,拍摄地点是曼德海峡附近,它当时正随着海浪97舰队行动。”

杨良玉确认道:“但我们却一直没有发现它的踪迹。”

对于1997年的华夏海军而言,防空能力亟需提升,而反潜作战则几乎是空白领域——几乎可以说不存在有效的反潜能力。

至于具体有多薄弱,那就更不用说了。

直到21世纪的头十年,军队宣传材料中关于反潜战的内容还常常聚焦于声呐操作员敏锐的听觉。

这次出动的是静江号和戎州号两艘军舰。

它们既没有配备反潜直升机,也没有拖曳式声呐系统。

这意味着它们只能依赖固定在船体上的声呐来搜索潜艇,而对付潜在威胁的唯一武器就是火箭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