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64章 郭……郭荣来了?!【求月票】(3)

上去,但过去不一样,需要一层层安装,每一层还有不同的讲究和说处,就连现场念诵的上梁经都不太一样。

周易将第一道梁架好后,开始挪动脚手架,架第二道梁。

四个美女干得热火朝天,赵煦辛弃疾霍去病陈汤几人也劲头十足,不到十点,三道梁全部架设妥当,该上七架梁的第二层了。

这一层要架设横梁上的短粗立柱,学名叫童柱,其实就是小柱子的意思,但房顶是非常讲究的地方,禁用“小”、“弱”、“病”之类的称呼。

小柱子改称童柱,既有成长之意,同时也蕴含家中未来出高材的含义总之,修一次房子不容易,怎么吉祥怎么来。

李清照坐在脚手架上,认真数了数童柱的数量,笑着问道:

“仙长,咱们混元宫的大殿都是七架梁吗?”

周易摇了摇头:

“混元宫的主殿,比如三清殿、三皇殿、昊天殿、娲皇殿、大雄宝殿,用的都是九架梁;财神殿、文宣王殿、武成王殿、长生殿、中天殿等等,都是七架梁;至于边边角角那些小殿,则是五架梁。”

各种殿堂承载的功能不一样,供奉的神仙也不相同,以至于殿的大小也有区别。

安装好第二层的童柱,架上横梁,最后在第三层正中间架设一童柱,就可以安装檩条了。

七架梁一般为双层柱结构,最外层的柱子是为了分担屋顶重压带来的应力,最外层的檩条,就在外层柱子的上方。

古代的屋檐之所以坡度比较大,就是为了将压力延展到外侧柱子,避免内层柱因压力过大而垮塌。

赵煦说道:

“这种房屋应该是抬梁式,屋中相对来说比较亮堂,但对材质的要求和建筑师傅的要求比较高。”

周易发现这位皇帝涉猎真够广的:

“你说的没错,这的确是抬梁式,还有一种是穿斗式,那种特点很明显,屋子里密密麻麻全是柱子的房间,就是穿斗。”

大家歇了一会儿,开始安装檩条。

那几座九架梁的正殿,除了檩条之外,还安装有枋木,上面雕刻着各种造型,既美观,同时还起到连接梁、柱的作用。

不过七架梁和五架梁的殿,就没有枋了,直接用檩条相连,然后再往上钉木椽、铺隔热板,最后是各种仿古造型的瓦片。

檩条比横梁细,更容易抬,七根檩条全部摆好后,周易见还有些时间,便决定将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