玥满是欣慰。
无论是举人还是进士。
无论是大器晚成还是少年得志。
凛然风骨,始终如一!
海瑞不仅取号刚峰,还早早有了一份决断:“兄长可知,近来内阁下令,凡京官自五品以下有未外历者,着吏部推补守令,以习知民事?”
“我知道这件事,之前翰林院内多有议论,担心被波及”
海玥从来不小看这位的政治敏感性,更是马上道:“你想借此外放?”
“想!”
海瑞毫不迟疑地道:“我要历地方,知民事,而不是整日在翰林院与笔墨为伴!”
如果让旁人知道,第一天进翰林院的庶吉士,居然就想着外放地方为官,保证无数人惊掉下巴,甚至觉得愚不可及。
放着清贵的翰林之职不要,去地方当那苦哈哈的官儿?
真要如此,你考庶吉士作甚?
但这恰恰是务实。
既然科举位次名列前茅,有考取翰林院的机会,海瑞绝对不会错过。
主动放弃进取翰林,直接选择外放任官,那绝对是愚蠢。
待有了这份资历,他又不准备真的在这一眼可以望到头的地方,终日埋首故纸堆中,徒耗光阴,与民间疾苦渐行渐远!
所以对于官场的风波,海瑞也是特意打探的,既已身入宦海,若仍效那掩耳盗铃之举,终日只知诵读圣贤书,对窗外之事充耳不闻,完全就是自欺欺人了。
海玥与弟弟对视,转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打算,颔首道:“这确实是一个好机会,但要静候良机还是等婶婶入京,你的婚配大事也完成了,再行决断也不迟!”
海瑞意志坚定,却不急切:“好!”
“关键在于,既然你有舍弃翰林清贵之位的决心,那外放之选更当慎之又慎!”
海玥一瞬间想到了许多,缓缓地道:“需谋得一方要职,直指那民生凋敝、吏治败坏之地,方不负这一腔济世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