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顺,辞官归隐,走访各地,拜访名师,才能于兵法和军事上成为戚继光的老师,这些才学不是天生就会的,都是后天练就的,现在也不能缺失。
当然最期待的人物还是海瑞。
想想历史上的海刚峰任淳安知县,举人出身,毫无后台,连个幕僚师爷都请不起,却能将那浙江的大县上下收拾得服服帖帖,现在的海瑞起点高了太多,哪怕一开始不能如中年时期那般老道,也完全能让人期待他在地方上的作为。
至于海玥,自然会为这些愿意为百姓做实事的同伴们,保驾护航。
他满意地收起名单,看向弟弟,微笑道:“婶婶在为你张罗婚事了吧?”
海瑞有些羞涩,应了一声:“嗯”
对待旁人的家事,海玥不会多言,对于这位至亲的兄弟,他还是极为关心的:“择妇首重贤德,待得良缘初定,也让英略社访查一下女家底细,为你周全考量!早日成就这桩姻缘,待你们喜得麟儿,也好让婶娘享受儿孙绕膝之乐,不负她多年养育之恩!”
海瑞连连点头:“是!是!”
由于海瑞人生轨迹的改变,这个妻子当然不会是历史上的那位了,生的孩子想来也不会是三个女儿。
对于后世来说,连生三个女儿没什么大不了,但这个年代传宗接代的观念确实根深蒂固,常年膝下无子,谢氏是肯定要逼海瑞纳妾乃至休妻重娶的,无论是哪种,难免都不和睦。
兄弟俩谈论了一番私事,外面骂声愈发高亢起来,耸了耸肩,分开继续编书。
“奏疏来了!奏疏来了!这是张阁老的奏疏!”
眼见放衙在即,海玥起身舒展了一下身体,外面突然传来高呼。
呼啦一下,众人全部聚了过去,看向首辅张璁亲自向天子进的奏疏。
“今查江南豪商暗结逆社,交通外夷,盘剥黎庶,此等大逆蔑王法、资敌械、惑民心,动摇社稷,不得不立重典以严惩:”
“其一,明正典刑。依谋逆连坐之条,主犯凌迟,从者流三千里,家产尽没官。”
“其二,查抄务尽。择锦衣卫千户四员,领缇骑六百,持驾贴分赴江南各府。凡涉黎渊社产业,无论田宅商铺,皆造册封存。”
“其三,以儆效尤。将首恶械送京师,于西市明正典刑,首级传示九边。其党羽罪状刊刻邸报,使天下知朝廷法度森严。”
“嘶!”
翰林院的气温瞬间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