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娘子有喜(2)

莫登庸授首的捷报传回,谁料却是莫登庸率众投降的消息。

如今这位昔日的安南王已押至京师,行献俘礼后,择一处宅子安置,这老贼竟是有安享晚年之势,她确实不甘。

海玥对于莫登庸的仇恨没有那么深,也盼其伏诛,然莫登庸既已开城乞降,明军若执意杀之,反倒显得天朝失信于蛮邦,况且莫氏党羽尚盘踞北圻,若逼其鱼死网破,日后交趾恐难安宁。

朝廷终是将其押解京师,软禁安置,此举顿时奏效——莫氏旧部见主上得保性命,遂纷纷归顺,剩下的交趾北境兵不血刃而定。

唯黎氏遗臣愤懑难平,屡以“讨逆”为由上奏,更有甚者不知天高地厚地提出“复国”。

这就很不懂事了,明廷将其记下,再推行土司分封之策,诸家转眼便争相瓜分权柄。

昔日大义名分,终敌不过实利之争。

一切正如定边九策所料定的那般。

“朝堂之上明眼人何曾少了?只是能在张阁老威重如山之时仍敢据理力争的,除却相公外,更有何人?”

朱玉英思及此处,眉间郁色尽散,纤指轻抚丈夫掌心,眼波流转间尽是钦慕:“莫贼猖獗半生,若非相公运筹帷幄,岂能教他从安南王座跌作阶下囚徒?如今困居京师别院,想来比那刀斧加身更教他锥心刺骨!”

“不错!不错!”

海玥朗声大笑,毫不谦让地受了这份赞誉,又凑近妻子耳畔低语:“赶明儿,我遣人细细打探那老贼近况,定要将他形容枯槁、辗转难眠的窘态说与娘子听!安胎之际就要听这些开心事,纵是神医的千金方也比不得啊!“

朱玉英笑着埋入他怀中:“妾身的心眼就这般小?”

“不小!不小!大伙儿都是如此!”

海玥促狭着道:“陛下听闻杨用修在滇南过得不好,便喜形于色,这见仇人落魄之乐,古今同慨!”

夫妻俩蜜里调油了片刻,朱玉英忽敛了笑意,直起腰来:“前日入宫省亲,妾身竟听闻慈仁宫内有人在低声议论,说张阁老将要致仕,严阁老有取而代之任首辅的希望!”

海玥闻言眉头一扬:“此话竟已传到深宫了?”

“可不是?”

朱玉英道:“都说此番大捷,全赖严阁老运筹帷幄,若非他力阻冒进之议,又派遣能臣坐镇江南调度粮饷,莫说收复交趾,只怕将士们都要埋骨异乡了!”

定边九策的真知灼见摆在那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