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八章 皇帝也想衣锦还乡(1)

“十四弟这么快就在淳安站稳脚跟了,当真不易啊!”

海玥桌案上最新的信件,正来自于淳安。

历史上的淳安县,并没有遭受改稻为桑政策的侵扰,但它的地理经济位置,一直都很重要。

作为浙江面积最大的一个县,此地西接徽州府休宁、歙县,恰好位于两省交界处,是连接江浙与皖南的陆路枢纽,其中新安江横贯全境,又是钱塘江上游主要航道,承担漕运与军事物资运输。

由此一来,淳安县也成为了赋税重地,虽非江南核心产粮区,但因地处漕运节点,承担丝绢、木材等物资征派,乃物资中转枢纽,万万大意不得。

海瑞自从带着母亲谢氏和新娶的妻子吴氏赴任,就面临县内一团乱麻的局势。

而当他拒绝了地方士绅举荐的师爷人选,又欲查旧账,为积弊的冤案作主时,当即就有匪贼劫掠船只,影响漕运,铺天盖地的压力从各方涌来。

海瑞没有屈服,顶着内外催逼,一点点理清线头,梳理局势,然后开始发挥百里侯的威势,首先对衙门内部开始换血。

正如年轻的嘉靖可以把盘根错节的杨廷和集团打得一败涂地,州县的一把手,完全有权力整饬吏治。

地方官无法驭下,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许多进士出身的官员,满脑子都是四书五经,执政阅历浅薄,仅凭书生意气根本做不到学以致用,自然被那些精明算计的胥吏豪绅拿捏架空,被迫同流合污;

二是能臣亦多权衡利害,任内但求无过。

流官嘛,没几年就走了,何必在任上与人闹得不痛快,乃至结下死仇?

而且精明自私的官员只向权力的来源负责,官场同僚,抬头不见低头见,地方士绅,可能于朝堂上有着千丝万缕的人脉关系,将来都能影响到仕途,相比起来,那些苦哈哈的穷苦百姓又算什么?

不过数字罢了!

海瑞不会将百姓视作数字。

这一封信来,代表着淳安县的局面已经被他初步掌控,接下来就要严查钱粮积弊,整顿淳安乱象了。

海玥对此很是欣慰,有他在京师,也不会让这些真正为百姓做实事的地方官,在日后铨选之时,反遭“苛察伤和”之劾。

而除了一心会各地的信件外,还有两封属于锦衣卫系统的。

一封是陆炳的。

陆炳要回来了。

这位历史上在边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