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六章 有个叫汪直的想投靠朝廷(3)

“我锦衣卫在双屿岛有一个暗线,此人叫王锃,是许栋的同乡,才能出众,颇得信任”

孙维贤道:“入了双屿岛后,王锃先当管库,负责财务,后为管哨,负责守备,接下来再被提拔,独当一面,作为内应,便可起到关键的用处!”

海玥道:“既有这样的地位,此人的忠诚度能否保证?”

“能投靠朝廷的,谁愿意当贼啊?”

孙维贤理所当然地道:“王锃将家人主动置于我锦衣卫的看守下,就是表明态度,此人还是可信的。”

“嗯。”

海玥缓缓点头。

这个人的话,他也偏向于对方可信。

王锃就是汪直的原名。

汪直早年加入以许栋为首的海商集团,担任“掌柜”,负责与葡萄牙人贸易及江浙走私,积累财富与人脉。

历史上是在七年后,巡抚朱纨率军摧毁双屿港,填塞港口,终结其贸易地位,汪直借此机会自立门户,转移至日本平户建立新基地,借着之前掌握的走私链条,主导中日葡三角贸易,后来更是自称“徽王”。

还有一点,也是在双屿岛期间,汪直对于葡萄牙火器颇为眼热,后来将其引入日本,影响了战国的格局。

即便有上述战绩,汪直和普通倭寇不一样,他一直想要受招安,在地方官员默许“私市”的暗示下,主动配合官府,十分卖力地平定了不少烧杀掠夺的海盗,维持沿海秩序。

他还上书,希望将广东开放为通商口岸,设立海关收取关税的方法,推广到浙江沿海,恢复与日本的朝贡贸易关系,那么东南沿海的倭患就可以得到解决,他自己也愿意“效犬马微劳驰驱”,为朝廷平定海疆。

正因为这样,后世不少人对汪直抱有同情,觉得是明廷失信,当了小人,将此人骗上岸杀害。

海玥对于汪直是否值得同情不作评价,但这种可以来往各国的人才,倒是感兴趣的。

按照年份来看,此人应该还没去日本,也不是五峰船主,倒是提前加入了双屿岛,当了锦衣卫的暗线。

“既有此暗线,当好好运用!”

海玥道:“不然即便剿灭了双屿岛,依旧有大量倭寇头目散乱各地,他们没了稳定的交易地,穷凶极恶之下,对于沿海地区的伤害反倒更大。”

孙维贤奇道:“明威兄之意是?”

海玥道:“我想借此机会,将现今的几大倭寇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