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零九章 压迫过甚,必生逆心(1)

“夫人留步!”

“海相公珍重!”

海玥怀中抱着厚厚的卷宗,走出宅院,向着周夫人辞行。

卷宗是周宣多年的心血,也是大限将至前,最后的托付。

接下来,这位老者趁着还有余力,要回归南方了,准备落叶归根,逝于家乡。

此番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没有太多的依依惜别,一句珍重,胜过千言万语。

回到自己家中,海玥取出卷宗,细细翻看。

越看越觉得荒谬。

深宫里的那位,是走火入魔了。

嘉靖帝在控制朝堂方面,已然有着登峰造极的功力。

明朝有着锦衣卫,又多重用内侍宦官,创立东西两厂,正是因为大明的天子集权虽然超过了历朝历代,但有时候还是压不住朝臣,不得不让皇权依托于这些特务,作为力量的延伸。

正常情况下道理掰扯不过,那就出动锦衣卫,放出东厂西厂的番子,用血腥镇压的手段让臣民闭嘴。

但自从嘉靖登基后,太监们就彻底没了气焰,锦衣卫的存在感也大降。

没别的原因,正是因为皇帝不需要了。

朱厚熜自己就能利用皇权体系,把官僚收拾得服服帖帖,哪里用得着这些特务机构?

当然嘉靖也不是无敌的。

历史上摆烂后期,他的套路也被严嵩和徐阶相继摸了个清楚,由此反过来糊弄对方。

可整体来说,在权谋领域的水平,嘉靖已是无可置疑的顶尖。

欠缺的是别的地方。

偏偏现在的朱厚熜,哪怕不疯狂崇道,在治国上依旧如历史上摆烂,而对朝堂的控制上,还想更进一步。

“这是形成了思维定式,不肯走出心理的舒适区,开始追求优势上的极致完美”

海玥默默摇头。

世人行事,莫不是扬长补短。

这位却反其道而行——对短板视若无睹,反倒将长处一味拔高。

改造黎渊社之举,恰似一位绝色佳人,偏执于面上微瑕,不听良言相劝,猛下刀子,结果干脆整毁的情况。

太想把群臣完全操控于手中,让自己高枕无忧了。

从卷宗的字里行间来看,周宣其实也不赞同天子的所作所为,却不敢劝告。

只能寄希望于查漏补缺,破灭贼人的阴谋。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