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公!”
海玥疾步跨出翰林院大门时,寒风卷着血腥味扑面而来。
他顿住脚步,只见几名护卫正抬着副竹架缓缓行来,白布下隐约露出一只低垂的手腕。
哪怕心里有些预料,但当那染血的白布,真真切切出现在眼前时,他仍然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悲痛与怒火,伸手扶住门柱,指甲深深掐进漆木之中。
薛侃是真正的儒家传统意义上的士大夫。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官声品性,皆令人钦佩。
历史上薛侃至少是活着出朝廷的,寿终正寝。
今日却死在了午门的廷杖之下。
海玥并不会认为,薛侃之死是自己的罪过。
自从踏入这个时代,无数人的命运,早已偏离原本的轨道。
若要将每个因变数而丧生之人的罪责都揽在身上,这样的负罪感毫无意义。
更何况他已经改写了太多事,救下了太多的人。
只可惜。
有些事情,改变得还不够。
远远不够。
另一边。
跟随尸身一起到来的,还有一个内侍。
颤抖的双手,扶着竹架,眼眶通红似要滴出血来:“主子主子本意只是小惩不料行刑之人不知轻重!”
“大人!父亲大人啊——!!”
闻讯赶来,哭天抢地的薛侃长子,顿时发出凄厉的质问:“行刑的是何人?”
内侍讷讷不敢回答,然后被围了起来,不得已间,将张佐与高忠的名字报了出来。
话音未落,翰林院众人已怒不可遏。
素来恬淡的林大钦都振臂高呼:“岂容这等贼子残害忠良,诸君可愿随我去乾清宫面圣!”
“愿意!”“当然愿意!”
并不整齐的叫好声中,大多数翰林都齐齐看向海玥。
同为翰林学士,海玥是真正的掌院事,无论是官职还是朝廷威望,都在薛侃之上。
此时目睹薛侃的惨死,愤恨者众,但也有心怀惊惧的,却是下意识地征求这位的见解。
海玥目光坚毅,掷地有声,简短的四个字响彻内外:“请诛国贼!”
“噢!!”
“诛国贼!!诛国贼!!”
瞬息之间。
怒吼声如惊雷炸响,震得宫墙簌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