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 嘉靖:这次一定能赢!(3)

大悦。

事实上,真正开怀的是海学士。

深知南倭北虏,原本在这数十年间给大明带来多大伤害的海玥,见得如今外敌的颓势,自然十分欣慰。

夏阁老很开心,严阁老更是满意。

以前不觉得,现在发现,没了上面那人不断猜忌,相互制衡,办起事来竟是如此的轻快。

群臣舒服了,天子无疑不会高兴。

与南倭北虏的对抗过程,自己了解得越来越少无关。

而是随着皇子的年龄渐长,要开府就藩了。

根据洪武祖制,皇子封亲王后,十五岁左右需离京就藩。

成化年后有所调整,部分皇子因皇帝偏爱或政治原因推迟。

比如历史上的嘉靖第四子景王,就在嘉靖四十年就藩,那一年他都二十五岁了。

后面万历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因得到偏爱,想立其为太子,也是迟迟不就藩,直到二十五岁之后再就藩河南洛阳,最后被闯王李自成攻陷洛阳所杀。

现在的问题是,皇长子朱载基,眼见着要朝着十五岁奔了,既无太子之尊,又无亲王之实。

由于先前宫变的影响和后续的大狱,敢言的臣子变少,奏折递入宫中也是留中不发,了无音讯。

但天子可以乾纲独断,不理群臣的声音,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儿子越变越大的事实。

总不能让个十几岁的大小伙还在宫中待着,后宫的妃嫔还那么多,万一出个郑春华,就不好收场了。

于是乎。

嘉靖二十三年春。

众皇子终封亲王。

长子朱载基为裕王;

次子朱载壡为德王;

三子朱载垣为蓟王;

四子朱载圳为景王;

五子朱载墒为颍王。

而封亲王的当日,有关年长的三位皇子,即将开府的口谕,就传达到了内阁。

值房。

严嵩和夏言面面相觑。

这毫无疑问是一块巨大的烫手山芋。

群臣希望天子立嫡立长,早定太子之位,现在皇长子居然被封为亲王。

先出宫在京师开府,等到年纪再大几岁,是不是就要外放出去就藩?

这显然是众臣不愿意看到的。

但若说就此上书反对,再度掀起立储浪潮,可能打破如今安稳的政治局面。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