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五章 出乎意料的密藏结局(3)

之前是朱厚熜选他为侍讲学士,非要探讨治国之道,还自比为汉文帝,海瑞不得已好好与之探讨,属于被动应对。

现在则是要配合兄长前朝事宜的同时,尽可能地挽回后朝皇子的教育。

主动出击!

就在海瑞气势如虹,对着嘉靖重拳出击之际,一封封信件也落入海玥的案头。

皆来自地方州县的一心会成员,与英略社骨干。

如今东南平定,海禁放开,只要百姓有了生计,就会安分下来。

哪怕部分商贾想要继续走私,牟取更大的利益,在南直隶的徐阶也会毫不客气地教他们做人。

南倭已经基本落下帷幕。

关键在北虏。

俺答汗被逼到极为窘迫的境地,甚至不少边将认为,这个蒙古部落的大汗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但海玥不这么觉得。

此人是最年轻的汗王,蒙古衰败后难得一见的枭雄。

这等人物,越是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下,越是不能小觑他最后的反扑。

况且大明这边也不是毫无忧患。

任何强大的势力,其崩塌往往源于内部的瓦解。

最大的隐患,就在皇帝。

现在一批最顶尖的朝臣,借着朱厚熜主动退居深宫,不愿理政的怠惰心态,默契地架空了对方,让政务不再出自嘉靖的意志,而是内阁的追求与地方的需求。

但这显然是有隐患的,众人做得如履薄冰,海玥也需要将弟弟带入,让他去吸引注意,分散精力。

而除了朱厚熜外,还有那个黎渊社残党。

一明一暗。

一个口含天宪,一个阴沟老鼠。

事实上,黎渊社从来都不是什么重要角色,它自身并不强大,却能引爆内患,如果不是朱厚熜贪婪,留下一口气,南巡之中杜康嫔的暴露,就已经宣告结束。

现在还留了一个尾巴。

自从拜访过周宣,得知黎渊社受招安后化作暗卫,海玥除了在宫变前后,让江湖人手撤出京师,避免了殃及池鱼外,其余时间都是散开大网,细细追踪。

结果

颇为奇特。

黎渊社的人手确实存在,踪迹也渐渐被确定,数目却远比想象中少。

至少在京师是如此。

这些小卒子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倒是可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