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结局(4)

思路就很清晰了。

他要改变制度,但并不是从一个极端直接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根据当时代规划出适合的路线。

如开明专制。

这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简单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明君必须施仁政”。

在绝对君主制下,君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统治整个国家,哪怕是不合理的命令,也能得到贯彻。

但是在开明专制制度下,国民只服从合理的、符合绝大多数群体利益的政令,而对于君主一时喜恶的命令,则不予接受和服从。

现在的改制要循序渐进。

将这些改变,融入到嘉靖革新里面。

所以找准机会,海玥就带领群臣,打破一个皇权不可战胜的禁锢思想。

为的并不是简单地把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一位抓得最牢的皇帝手里夺过来,那只是权臣的路线。

而是要给予臣民敢于反抗的初心。

如果能走出这一步,或许能成功遏制住皇权肆无忌惮的集中,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再看国家未来的走向,或许到那个时期,有了更合适的改制土壤。

当然,更有可能是一时功成,未来前功尽弃。

可即便如此,也无悔来到这个时代走一遭。

至少他努力过。

而如今的局势,却比起设想中要好的太多。

公元1546年,明嘉靖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嘉靖帝朱厚熜驾崩。

嘉靖第三子,太子朱载垣继位,改元景和。

从这一刻起,正式揭开了长达四十六年的景熙大改革的序幕。

两朝首辅海玥,对于整个大明的改革,正是嘉靖始终未明的答案——

带上一群昔日并肩,前路同行的伙伴!

从根上改变这个世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