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和烦恼的阶段,我称之为ai进化论。”
他从alphago战胜人类棋手的历史性时刻切入,讲到深度学习带来的爆发式增长,再过渡到当前ai展现出的惊人能力与同样惊人的缺陷。
讲述逻辑严密,深入浅出,将复杂的技术概念用生动的比喻与贴近生活的例子诠释出来。
讲到gpt-3写出的莎士比亚风格十四行诗时,他模仿了几句,惟妙惟肖,引得教室里笑声不断。
讲到ai画图工具生成的诡异“多指怪物”时,他无奈摊手的样子又引来满堂哄笑。
“所以,进化并非只有光明面。”
江倾收敛笑意,语气变得严肃。
“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责任的加重,边界的模糊。当ai开始能模仿人类的语言、创作甚至进行简单的推理时,我们该如何界定它的意识?或者说,它真的需要意识吗?还是说,我们人类只是在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投射一个我们期望的幻影?”
他抛出的问题一个比一个深刻,引发台下阵阵沉思的低语,沙沙不停地笔记声。
互动环节永远是课堂的高潮。
学生们的问题五花八门,从“ai是否会彻底取代程序员”到“如何防止ai被用于制造深度造假和网络攻击”,从“ai艺术是否有灵魂”到“机器伦理的立法困境”。
许多提问都是老生常谈,但经久不衰,被反复提及。
江倾站在讲台中央,仿佛是一座智慧的灯塔。
他耐心倾听每一个问题,时而点头,时而微微皱眉思考。
回答既专业严谨,又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充满启发性的对话。
他总能从提问者的角度出发,将复杂的问题拆解,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清楚,并常常引导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江博士,您刚才提到ai的进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和算力的堆砌,这是否意味着未来的ai霸权会掌握在少数拥有海量资源数据的巨头手中?普通开发者甚至中小国家是否会被彻底边缘化?”
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男生站起来,语气带着忧虑。
江倾赞许地点点头。
“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确实,当前阶段,算力和数据是重要的门槛。但技术的进化路径从来不是单一的。”
他拿起平板,调出一张图表。
“看,这是近五年开源模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