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74章 灵气浓度(3)

,口感脆嫩清甜,带着一股独特的灵气芬芳,由衷赞叹。

“灵气酝养出来的,算不得仙草灵药,但说是灵蔬也不为过。”时莱淡淡道。

“唉,可惜我没福气天天住山上。”

“前院平台可以搭帐篷。”

“没那个命哟,”赵卫国笑着摇头,“还得上班挣嚼谷呢,这不又延迟退休了。”

他放下筷子,正色道:“我来主要是想跟你聊聊灵气的事。”

时莱把碗里最后一粒晶莹的米扒进嘴里,放下碗筷,做出倾听的姿态。

“自从确认‘灵气复苏’现象后,我们就组织力量,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采集空气样本进行精密分析。”

赵卫国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厚厚的文件,“确实检测到空气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活性极高的氧分子变体,我们暂时称之为‘灵氧分子’。”

时莱微微颔首。

用科学手段解析灵气,这是必然的路径,他虽修道,亦通晓此理。

“数据显示,”赵卫国翻开报告,指着图表,“灵氧分子浓度,与人迹罕至的程度、自然环境的原始度呈显著正相关,越是深山峡谷、原始森林,浓度越高。”

时莱毫不意外地点点头。

他初学食气,在邑都市区就明显感到灵气稀薄带来的不适。

“有具体的量化分级吗?”时莱问。

“有。”赵卫国将报告推过去,“我们初步建立了十个等级的浓度指数体系。”

以常山市区的平均浓度作为基准,设定为1。

目前国内监测到的最高值在青城后山山脚,设定为10。”

报告上,伏魔观及其外门区域的数据被特意隐去。

图表清晰地显示:绝大多数城市区域浓度在2-3之间,整个东部平原地区没有超过4的。

但一旦越过三峡,进入所谓的地理上的第二级阶梯,指数便陡然攀升,开始大量出现5-6的区域。

这与人少、植被覆盖率高的规律吻合。

时莱快速翻阅着,当看到世界其他地区的监测数据时,眉头忽地一蹙:

“西伯利亚......这是怎么回事?”

那片广袤苦寒的冻土平原,其监测到的灵氧浓度指数,竟然普遍高达8-9!

要知道,榔坪村能勉强达到10的基准线,很大程度上还是沾了伏魔观聚灵阵灵气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