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2章 有条不紊,心服首肯(3)

然要动两淮盐政,那必然是中枢局势已经刻不容缓了。

朱翊钧暗赞一声。

这就是他欣赏海瑞的缘故。

有坚持,却有着不凡的政治智慧。

清官,又是能吏。

但凡能驾驭住,哪个上位者不疼惜?

朱翊钧点了点头,直言不讳:“海卿或许不知道,如今中枢财用大亏到了什么地步。”

“若是不趁着如今还有些力气,想办法把税收上来,恐怕”

朱翊钧点到为止。

转而详细说了一番各司库的存银。

海瑞面色凝重,只觉得其中情况,触目惊心。

朱翊钧见海瑞认真听着。

接着道:“这就罢了,各地收上来的税银,累年渐少,甚至还有拖欠。”

“不少省的布政司使换了人,就不认前人的账。”

“而前人调动了,也说不知情。”

“以至于今年夏税只收了八成。”

“还有军饷之事也险些闹出乱子。”

“七月时,内外官兵得知先帝驾崩,便一同鼓噪起来,问各地督抚催讨欠饷,一副要兵变的架势。”

“最后朕与内阁实在没办法,只能各处凑。”

“八月廷议,户部太仓库出了三十万两,兵部将太仆寺库马价银抽了三十万两,工部奏请陵寝降低规制,从节慎库省出了银子二十万两。”

说到这里,朱翊钧竖起一根指头,语气复杂:“朕的内帑,拿了一百万两出来。”

“共一百八十万两,内外官兵凡六十六万四千三百一十九人,银各二两。”

“好歹压了下去。”

他看向海瑞:“海卿,朕当真不想大明朝,交代在朕手中。”

海瑞看着眼前的少帝忧国忧民,一时怔了神。

他此次复起,离乡时,不少人都说他快花甲之年,如何还能承担重任,劝他不如在家好生修养,侍奉老母。

可如今看到这位少帝,幼弱的躯壳,肩挑天下,不比他海瑞更辛苦?

朱翊钧说完苦难,阐述完必要性,这才切入正题:“所以,朕想让卿从两淮盐政开始,清厘税政。”

这事,可以说难到了极点。

不杀个人头滚滚,别想做成。

而其中的危险性,更是不言而喻。

海瑞终于回过神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