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86章 间构嫌隙,宥坐之器(2)

他耳朵都听起来了茧子。

不说信不信的问题,至少也是带着好奇的。

如今得见,在举止谈吐上倒是没得挑剔。

朱翊钧追问道:“朕居于深宫,不晓边事,正要问过王尚书。”

不管王崇古为人如何,他都是北方边事的专家,专家兼兵部尚书,要是没点说得的建议,那就是不给面子了。

王崇古斟酌片刻,终于开口道:“陛下,以臣愚见,若是些许赏赐就能使百姓免遭兵戈,使将士不必捐躯,那便是值得的。”

“不过前提是得给对人。”

此前入京,王崇古最为担忧的,便是皇帝对他有成见,是想将他骗进京诛杀。

也是观察了近半年皇帝的行事风格,他才敢动身入京。

如今皇帝当面,说话更是小心。

朱翊钧听了这话,深深看了王崇古一眼。

这是在就事论事呢,还是在为自己申辩?

是说这些年虽然贪污了些银子,但也把事情办漂亮了?

朱翊钧坐在御案后,吩咐张宏将有关的奏疏取来,又接过王崇古的话头说道:“王尚书说的给对人,所指为何?”

大殿中的文武,都没有插嘴。

如今廷议,在此事上最有发言权的,也就王崇古了,余者都聚精会神听着。

王崇古看了一眼深宫长大的皇帝,又慢慢环顾几位翰林院出身,再未去过地方的内阁诸臣。

他心知不能说得太复杂,组织语言半晌,才跟外行们解释道:“陛下,诸位同僚。”

“此次进犯蓟边的,乃是朵颜卫,以首领长昂,及其叔父董狐狸为首。”

“朵颜卫在隆庆元年,便侵犯过我朝界岭口,彼时为首之人,是长昂之父,也是董狐狸的兄长。”

“此人被我军击杀之后,便由长昂接替了其父的位置。”

“话虽如此,但如今朵颜卫,仍是由其叔父董狐狸把持。”

在场的无不是人精,话说到这个份上,纷纷恍然大悟。

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前朝故事——继任之后,被叔父把持着大权,这种戏码,大家不要太懂。

朱翊钧一点就通,带着赞赏之色道:“所以,应当赏赐长昂?”

这就是专家,就这份对蒙古各部的熟悉,还真没得说。

他对这些事情,还真不如王崇古。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