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四章 陈兴邦要去当屠户(3)

枪。而远程过来的李龙带着枪也很正常,安全第一嘛。

拖拉机离开kt市,驶入乌伊公路,来来往往的车辆让李龙感觉这一趟其实也挺值的。

赚了钱,二哥他们也安顿好了,该买的东西买了,收割机也有了眉目,这一趟算是比较圆满了。

开出一段时间,到安集海的时候,李龙停了下来。这路边有饭馆,他打算就在这里解决午饭问题。

安集海是sw县的一个镇子,很早以前就存在,归属也是在变化,清的时候属于绥来——也就是玛县的前身,后来划归沙湾。

现在想来,原来的玛县很大啊——现在都1.2万平方公里了,在清朝的时候,不得好几倍大!

安集海后来有非常著名的特产,就是辣椒。一到秋天,这里路边上到处都是晒辣椒的,还有人从这里把辣椒拉到吐鲁番去晒,毕竟这里平坦县没被开垦和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李龙上一世还听说过,有人拉了五百吨辣椒去吐鲁番晒,结果一夜大风,五百吨辣椒全被刮没了。

损失惨重。

扯远了。这里饭馆主营也是面,李龙要了一个拌面吃了之后,给拖拉机加了水,然后继续往前开。

等到石城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李龙也感觉到了累,他打算今天不回玛县了,直接开到大院子里,在这里过夜,明天再把树苗子拉回去种上。

时间还来得及。

一路上李龙其实都挺谨慎的,只不过和他想像的不一样,并没有出现什么拦路抢钱抢东西的。是秩序变好了,还是坏人被抓了?

到玛县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山了,李龙看着熟悉的场景,还有点感慨。

以前小的时候,经过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从一个熟悉的场景到一个陌生的场景,感觉还挺神奇。

而随着后来科技发达,交通便利,早上在北疆,乘飞机下午就能到海边,那种神奇的感觉也慢慢消失了。

现在这种感觉似乎又出现了。早上还在奎屯农机厂和杜厂长讨论收割机的事情,下午就已经到了玛县。

这时代的有些老人,终其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县甚至一个乡的范围内活动,没出过县域,更别提到更远的地方了。

李龙隐约记得上一世到自己五十多岁的时候,村里还有人没坐过火车,没坐过飞机的人更多。

而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把农人解放出来,手里有了点闲钱后,有五六十岁的老人专门跑去石城火车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