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牧民知道原来蘑菇可以卖钱。从最初一化肥袋子蘑菇卖五十块钱,到后来竟然知道一公斤巴楚菇卖一百块钱了。
一开始县城里卖菜的人去山里采羊肚菌,从牧民手里二十块一公斤鲜货收了,转手就到县里卖一百五。
但有了手机普及,各种采蘑菇的大神科谱,牧民们互相交流,也就知道,山里那些在他们看来无用的东西其实很值钱。
还得有三十年,才能到那样的地步,所以现在李龙可以很轻松的去采摘羊肚菌。
羊肚菌和贝母一样,都属于季节性的“作物”,只是贝母是收购站明确收购的,需求量大。而且贝母在山里也好找,一个月前只要找到盛产贝母的山沟,那整个一个沟里都是贝母,可以不挪窝的挖一天。
但羊肚菌不一样,这玩意儿虽然也是成片长的,但一片能找到二三十个,就已经是非常多了。
所以找这个需要满山遍野的跑,可能找一天,最多也就找个几公斤。
收购站也给价,还不如贝母的价格,所以寻常挖贝母的山民哪怕知道这玩意儿是好东西,但也不会特意去找。
划不来。
李龙无所谓,反正等着收贝母,这两天估计也收不了多少了。这一个多月,其实他也收的够够的了。现在他巴不得没有人过来送贝母,自己好安心捡两天蘑菇,拿回去给家里人显摆显摆。
山里的羊肚菌大都长在松树林子里,和平地上长在杨树林子里的形状不一样。山里的尖头,而且略黑。平地的圆头居多,而且颜色灰白。
这是李龙自己捡出来的经验。他带了个小刀,碰到羊肚菌会直接拿刀从接近地面的地方把羊肚菌割下来,这样会比较干净。
后世那些商家采羊肚菌恨不得把根上的土都带上。其实现吃这玩意儿的人都清楚,带土采来的,洗起来真的非常麻烦,因为羊肚菌有许多褶皱,土进去一点儿就不好洗出来。而且这玩意儿新鲜的又特别碎,洗的时候用力大点儿就会碎。
浪费。
太阳还没升起来,松林里偶尔有野兔子路过,看到李龙就惊吓着跑掉了。他把枪背在身后,在去年找过的一片林地下苔藓处,发现了羊肚菌。
羊肚菌和其他蘑菇一样,固定生长。通常情况下除非一个地方地下的菌丝被完全破坏,或者环境完全改变,不然的话每年都可以在同一个地方采摘。
李龙看到这一片羊肚菌无人打扰,最大的有成年人拳头大小,不过长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