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挑草啥的。
李龙一来好些年没干过这活了,手法生,二来李家上场有三个人了,别看杜春芳平时不怎么干活,但挑个麦草啥的还没成问题。她扬不了麦子,但打个落也是没问题的——
扬场打落,就是麦子被从麦穗里压出来,堆成堆之后,需要借有风的时候,把麦子壳扬掉,扬的过程中,麦子落下,麦子壳,也就是麦尾子被风吹到一边。
这时候通常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扬,一个人拿着芨芨草大扫把在边上等着,落下后,扬场的人钞一钞麦粒子准备往起来的扬的时候,打落的人就得赶紧轻轻扫一扫落下的麦粒上面,把那些没扬走的麦粒子、麦杂头和一些杂质石子什么的扫走。
这个扫的劲不能太大,得轻轻浮在麦堆上。扫太轻也不行,杂质扫不走,扫太重更不行,把扬好的麦粒子扫走了,粮食就有损失了。
当然扫走的麦尾子麦杂头还会二次扬场,再次筛选。
这时候芨芨草大扫把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
不过李龙现在不管扬场还是打落都不怎么行,家里也不用他干这个活,就让他回县里去了,不缺他一个。
李龙回去在家里呆了一段时间。收购站这里有顾博远和孙家强看着。这段时间农忙,每天来收购站的人还不少,但收来的东西却少了,药材得再攒半个月再够一车的。
皮子就更少了,眼下也不是打猎的时候,大家都在地里忙活着收麦子。
惟一收的比较多的就是蘑菇干——羊肚菌虽然没有了,但黑虎掌菌却出来了,而且是旺季。
黄磊又来了两趟,每次能从李龙这里拉走几百公斤的蘑菇干,当然,钱留下也不少。
收购站这里还有个好事,电话装起来了。
虽然还是需要层层转接,但至少能打出去接进来了。
李龙在收购站呆了一天,把自己的关系户一个个都拨了一遍,包括杜厂长、钱主任,还有口里的贾天龙、赵辉等。
完事后,李龙在家里呆着急,先去市场买了只羊,一分两半,带了些米面送到牧业队的留守点。
随后第二天,他早早的就进山去了。
路过清水河村的时候,看到这里一样也在打场。路边的树上,符合做杆子的树枝子都被砍掉了,有些人家门口堆了不少的树皮,这应该是削杆子削下来的。
李龙没去孟海那里,不过他能猜到,孟家院子里绝对堆着不少的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