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89章 全面升级榆次城防御,打造最前根据地,惊现全民参军盛况(3)

运输,又能在战时快速转移伤员和群众。”

“放心吧,司令,我来处理!”

紧接着。

城北紧邻潇河,河上的石桥是连接城外的重要通道。

江晨望着石桥上残留的弹痕,沉声说道:“这座桥要加固,桥面两侧加装沙袋掩体,桥墩下埋设炸药。”

“一旦敌军逼近,能及时炸桥断敌退路。”

“同时,在潇河南岸挖掘战壕,战壕与城内街道相通,形成立体防御体系。”

“好!”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趁着晋绥军和日军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榆次城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工程连的战士们带着百姓加固城墙,将原来两米高的城墙增高到三米五。

墙体外侧削成陡坡,陡坡上密布尖刺和绊马索。

城门处安装厚重的铁皮,铁皮上预留射击孔,城门内侧设置绞车,可快速关闭城门。

城内主要街道交汇处修筑碉堡,碉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配备轻重机枪和掷弹筒,能覆盖整条街道。

城外则挖掘三道环形战壕,战壕之间设置交通壕,壕沟内铺设木板。

防止雨水淤积,战壕外侧埋设地雷和鹿砦,形成层层阻隔。

火力部署上,江晨采取“重点防御、交叉覆盖”的原则。

四个城门处各部署一个重机枪排和一个迫击炮班,控制进出城通道。

城墙每隔一百米设置一个火力点,配备轻机枪和步枪手。

城内制高点,如钟楼、鼓楼和高大建筑屋顶,部署狙击手和观察哨,监控城外动向。

同时,在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交汇处部署一个炮兵连,配备四门山炮。

可随时轰击来袭的敌军列车和装甲车辆。

兵力部署则分为城防部队和机动部队,城防部队由两个营组成,负责城墙、战壕和碉堡的防守。

机动部队由一个营和一个骑兵连组成,驻扎在城内中心区域。

一旦某个方向出现险情,可迅速驰援。

同时,基础设施的修复与重建也同步推进。

被战火破坏的道路由百姓和战士们共同修补,主干道铺设碎石,保证车辆通行。

受损的车站被重新修缮,新建的货运仓库采用隐蔽式设计。

仓库顶部覆盖泥土和杂草,从空中难以发现。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