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72章 赤子之心,虽千万人吾往矣(2)

写歌的灵感了!”

“桃花扇......”

冯静芳喃喃念了一句,稍微有了点兴趣。

桃花扇是最著名的昆曲之一,只是现在知道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方城能把它写在歌曲的背景故事上,足见他是真的对昆曲有所了解。

就凭这个理由,冯静芳都愿意认真听听他的歌。

当然,如果只是拿昆曲当噱头,唱得一团糟,那她可不会给袁青山面子了。

毕秋成呵呵一笑:“又是民族大义,又是昆曲传承,小小年纪心这么大,有这个能力吗?”

下一刻,一段婉转高昂的昆曲吟唱响起。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冯静芳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毕秋成脸上的笑容也停滞了一瞬。

“还真是昆曲?”

而且......好像唱得还不错?

毕秋成的专长不是昆曲,但听还是会听的,方城的这一段吟唱,还真有点那味了。

他正想转头问问冯静芳这一段的水平如何,紧接着响起的古筝又把他吸引住了。

清亮又凄婉的古筝,配上刚刚落下又余音未消的昆曲唱腔,竟是别有一番悲壮凄美。

不过几秒钟,便已攥住了听者的心神,让人仿佛回到了那段壮烈悲怆的岁月。

毕秋成皱眉,不对啊,我是来看笑话的,我咋能被这小子唱进去了?

他正要开口挑刺,电视屏幕中的方城已然再次开口:

“戏一折水袖起落,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毕秋成再次被吸引,下意识地闭上了嘴。

没事,等老袁的徒弟唱完了我再慢慢点评,非得让老袁低头叫哥不可!

抱着这样的念头,毕秋成开始认真听歌,但听着听着,他就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当听到这一句,毕秋成的脑子嗡的一下,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前,他和袁青山、张峰、余盛华并肩作战,抵抗日流韩流的情景。

当时的华夏刚从低迷中走出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慢慢变好,开始追求精神生活。

只是那时华夏本土没多少优秀的艺术家,只能任由日流和韩流趁虚而入。

眼看年轻一代被日韩的文化影响,渐渐忘了华夏的文化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