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车运输尸体,棉被包裹,铁锹填埋,目前已提取样本送检,等待dna比对结果确认死者身份。”
电话那头,李明的声音带着欣慰:“太好了,张林,你们辛苦了!这些结论为后续侦查提供了明确方向,我马上安排小王调整排查范围,重点查找上周日前后失踪的45-55岁男性,以及有电动三轮车、棉被、铁锹,且近期有异常行踪的人员。”
挂了电话,张林看着小林整理的解剖报告,心中清晰地勾勒出案件的轮廓。虽然死者身份尚未确认,但解剖结论与现场勘查线索的完美契合,让侦查方向逐渐清晰。他知道,只要技术科的毒物检测和dna比对结果出来,再结合小王的走访排查,很快就能锁定嫌疑人,揭开东山公园尸体案的真相。
周日上午,技术科传来最新消息:死者血液样本中未检测到任何毒物成分,排除药物迷晕的可能;死者内衣纤维与现场提取的淡蓝色化纤纤维完全一致,深灰色棉质纤维与常见棉被棉絮成分匹配;死者dna分型已录入数据库,正在比对失踪人员信息。
这些结果进一步印证了张林的解剖结论,也让侦查工作更有针对性。李明立即召开案情分析会,确定下一步侦查重点:一是围绕“上周日前后失踪的45-55岁男性”展开排查,结合dna比对确认死者身份;二是走访东山公园周边的电动三轮车销售点、维修店,排查近半年内购买或维修电动三轮车的人员,尤其是有铁锹、棉被的;三是扩大监控排查范围,调取上周日前后公园周边道路的监控,寻找可疑电动三轮车的身影。
随着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东山公园尸体案的侦破逐渐驶入正轨。张林站在解剖室的窗前,看着远处升起的朝阳,心中坚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让埋在草坪下的死者沉冤得雪,让凶手受到法律的严惩。正义或许会被泥土暂时掩盖,但绝不会永远缺席。
周六晚上8点,刑侦支队信息和查室的灯光与法医解剖室的冷光遥相呼应。小周带着四名队员围坐在长桌前,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滚动着失踪人员信息库的条目,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照片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枯燥。“李队刚传来消息,张林那边开始解剖了,咱们得尽快从失踪人员里找到匹配的,别拖了侦查后腿。”小周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将一杯浓茶推到队员小李面前,“死者男性,45-55岁,身高173厘米左右,体型中等,上周日前后死亡,重点查近10天内报案的失踪人员,尤其是符合年龄、身高,且职业可能接触电动三轮车或棉被的。”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