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32章 疑破凡心归,昆仑劫骤临(2)

、田间农事、商贾百态。“弟子非敢毁根,”他目光澄澈,声音沉稳有力,“弟子所求,是让这根基深深扎进脚下的沃土,而非悬于九天之上,不食人间烟火。若典籍之言,不能解世间疾苦,不能释百姓困惑,束之高阁,与废纸何异?”

多年后,他将那些离经叛道的批注与沾满人间烟火的笔记,精心编纂成一部世间问。书中不见高蹈的玄理,唯有贩夫走卒的营生、农人耕作的智慧、市井人家的悲欢。

书院的学子们争相传阅,读罢掩卷长叹:“十年寒窗苦读圣人言,竟不如这世间问一卷,教我如何立身处世!”叶昭凤望着那本朴实无华却重若千钧的世间问,忆起自己曾力排众议,命史官删改女诫中“女子不得干政”的桎梏之言——正是这轻飘飘的几个字,锁住了多少凌霄城深宫中,本可绽放光华的女子一生。

“对典籍之‘疑’,从非对先贤不敬,”楚凡的声音带着金石之音,他想起镇北王楚吞岳在烽火连天的城头所言,“‘兵书要烂熟于心,更要盯着眼前的战场随时变通!’那些百战百胜的将军,没有一个是靠着死记硬背兵书打赢的。”

“它是明白‘书是死物,人乃活水’,先贤的智慧,本为护佑后人前行,而非化作捆缚手脚的锁链。”叶昭凤的凤气与楚凡的灵力,如同两股清泉在混沌中交汇、激荡,最终化作一道穿透迷雾的澄澈光柱,不偏不倚地照亮了书院斑驳墙壁上,一行几乎被岁月磨平的古训——“书为镜,鉴得失;人为灯,照前路。”

**四关尽破,叶昭凤与楚凡周身流转的脱凡境灵力,仿佛被注入了某种源自红尘深处的“韧性”。弱者的不屈并非卑微乞怜,异类的存在绝非天生谬误,众生的平等不需外在均一,对典籍的质疑更不是欺师灭祖——这些曾被世俗轻易贴标签、被视作矛盾的“异数”,此刻都化作了滋养道心的甘泉。

他们豁然开朗:真正的超脱与通透,并非远离尘嚣不染尘埃,而是在拥抱了这世间所有的混沌与复杂之后,依然能清晰地辨识并守护住心底那一点至纯至简的本真。**

“前面的混沌,怕是要散尽了。”叶昭凤的目光穿透逐渐稀薄的迷雾,望向深处那道与凌霄城悠远钟声产生奇妙共鸣的光之门户,声音里带着尘埃落定后的明澈。

楚凡的手与她十指紧扣,掌心相贴处,同心印的光芒前所未有的璀璨夺目,仿佛两颗星辰在共鸣:“尽头并非终点,是我们要带着这一身烟火人间淬炼出的‘凡心’,踏上归家的路途。”

万世池汹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