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者,立刻收缴焚毁。”
“若有店主或班主敢私留违禁之物,一律杖责五十,流放宁古塔,家产尽没!”
他顿了顿,语气沉如铁:
“让天下皆知,我大清乃礼仪之邦。纲常不可违背,礼义廉耻是立国之本!”
“无论宗亲或庶民,犯这等大事,便是与律法为敌、与民心为敌,朕必重惩!”
和珅再次叩首,恭声如颤:
“臣遵旨!”
“臣必督宗人府与顺天府从速施行,不使李元昊之丑事在我朝重演,让纲纪清明、风化长存!”
乾隆神色微缓,重新坐回躺椅。
太监奉上一杯温米酒,酒色如琥珀。
香气清淡,映着余晖,映出一个帝王心中的盛世理想——
礼义长昭,纲常不坠。
乾隆缓缓抿了一口酒,微醺的香气在唇齿间散开。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天幕。
那幕李元昊惨死的景象早已渐渐消散。
唯有那份因“败徳”而生的荒唐与悲剧,像刀刻一般,深深印在他的心头。
“朕要让后世永记,帝王之德,重于金银与疆土;纲常之稳,胜过兵威与律令。”
他放下酒杯,神情沉肃:
“若有子孙胆敢重蹈李元昊之覆辙,弃礼义而逐私欲,便是辱没列祖列宗,背叛大清根基。”
“即便朕身化尘土,也断不能宽宥!”
日色西沉,圆明园的西洋楼被晚霞映成一片柔金。
远处海晏堂的喷泉再次鸣响。
水珠如碎玉坠落,好似在为这场关于“败徳”的训诫,敲响警钟。
乾隆凝望着窗外渐暗的天际。
重新拿起那只英制怀表,手指轻抚表壳上的卷草纹,心中暗道——
大清的盛世,需以礼义为骨,以纲常为魂。
唯有纲常不坠,盛世方能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