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章:出阵(2)

设二十四斤炮六门,十八斤炮十八门。

第二道阵线。

则是由周遇懋所领的湖广镇第一师一万三千人为左翼,其中有步卒一万一千人,骑兵三千。

左光先所领的汉中镇第四师为右翼,步卒一万七千人,骑兵三千。

陈望则是亲率近卫师以近卫线列步兵万人,近卫骑兵三千,坐镇中军。

共有兵马四万七千人,共有大小火炮三百余门。

在两道阵线的中央,还设有一座作为支点的棱堡。

准确来说,这座棱堡是一座规模巨大的炮堡。

原本布设在城南的攻城炮兵营地被移到了此处,作为重要的火力支援点。

部署的重炮数量规模都与八蜡铺相同。

两道阵线,共有兵马八万七千人,步卒七万两千人,骑兵一万五千人。

除此之外,在大军的两翼外侧。

西面,曹变蛟带领以本部湖广镇第三师骑兵为主力,混杂各师精锐骑兵,合计万骑的主力骑兵。

东面,陈功同样带领着各师万余精锐骑兵,陈兵于泗水以西,列于的两道阵线之间。

泗水东面,桥河集则是由胡知礼所领的河南镇第八师一万两千营兵镇守。

在济宁的东郊,靖南军参战的总兵力共计十二万。

十二万大军,西起八蜡铺,东至桥河集,连绵不绝,浩瀚如海。

卯正三刻。

一辆接着一辆的望杆车于清军的阵中次第立起。

平野之上一览无余,难以遍观全貌。

所以清军的将校需要用望杆车眺望,以观察敌军阵型变化与兵马动向。

靖南军的前阵,也林立着不少的望杆车。

不过更多的,是由民夫搭建起来的望台。

这些望台比起望杆车更为高耸,视野更为开阔,各式的令旗在劲风之中招展。

陈望站在第二道阵线的中军望台之上,清军阵线的一切全都被他尽收于眼底。

北方。

清军阵线同样长达近十里之长。

低沉的海螺声与悠长的号角声此起彼伏,清军的主力正在源源不断的涌入战场。

在千里镜中视野之中,大量的清军步兵正排列着整齐的纵队缓步向前。

清军的游骑已经铺开了警戒线。

两军的阵前,轻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