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章:出阵(5)

事氏族统帅下的半奴隶制结构。

在取得全国政权后,清廷依靠军事力量确立了统治,并推行了诸如“旗民分治”等具有区别性待遇的政策。

尽管其在政治体制上大体沿袭了中原传统的中央集权模式,并在表面上维持了与历代王朝相似的治理结构,但是实际上。

清国,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在数千年来,中国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

哪怕是明末,因为地域的原因,因为政治的原因,没有跟上大航海时代的风口。

在那个时候明明已经腐朽不堪的明帝国,仍然在一步一步的向前行进。

而在清末之时,明明各式各样的先进技术就放在明面之上。

清国却是虚度了两百多年的时间,紧闭着国门,最终发展成了一个羸弱愚昧的怪胎。

哪怕是国门叩破,京师沦陷,清国却仍然没有发生多少的改变。

它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改变。

因为变革,意味着统治的结束。

但是。

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近代还有很远。

在这个时期。

在黄台吉领导之下的清国。

他们所走的道路,正是最恰恰适合于清国的道路。

清国,在这个时代,最幸运的一件事。

不是天灾使得明朝苦不堪言。

也不是党争使得大明内耗严重。

更不是内患使得明帝国衰弱无比。

而是他们出了一位雄主。

没有黄台吉。

清廷,永远都只会是一个割据政权,如同千年以来,关外的一个普通的游牧割据政权。

虽然黄台吉在历史上,从未攻下明朝的京师,从未真正的占据关内。

但是正是因为黄台吉,才使得清国在明朝大厦倒塌之时,积蓄了入主中原的力量。

陈望紧握着望台的栏杆。

他的手正不自觉的轻微的颤抖着。

一种难以言喻的重量积压在他的心头。

天下的命运,此刻,正沉甸甸地落在他的肩上。

难言的愤慨之情从陈望的心底深处缓缓的升起。

那股情绪并不是属于他,而是潜在在心底的深处刻骨铭心的痛楚。

属于这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