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们,只会是另一个‘解冤仇’。”李长安挠破了头皮,仍然徒道奈何。
“所以咱们得有个法子,既能聚集彼辈为我所用,又能约束他们,不至坠入邪道。”
“既要求人借力,又要人听话,世上哪有这般好事?”
道士正要发笑,一卷敕书却突兀推到了眼前。
满溢屋舍的灵光照出他惊异的脸。
“此乃何物?”
“阴天子所赐泰山府附署就任钱唐城隍之敕书。”
“谁的?”
“你的。”
李长安怔怔接过打开翻看。
许久。
长舒一口气。
灵光清正纯厚难以作假,八成是真货。
只是
“贫道姓李,不姓华,亦不曾唤作‘华文雍’。”
敕书掂在手里看了一阵稀奇,也就毫不留恋地递还回去。
“华文雍?”道士思索,“我记得富贵坊中原有一座石将军庙,黄尾说起过他的故事,那石将军在两百年因护送百姓而牺牲,因功受祭。但少有人知,与其同行,组织百姓的却是一位致仕老官,便叫‘华文雍’。”
“前尘往事不必多提。”
华翁摇了摇头,拿过敕书,收起灵光。
“道士应知这幽冥的官儿跟人间的官儿一样,到了年数,就有轮替。”
李长安点头,譬如泰山府君,相传五百年一替。
“过程也与人间一般,前任后任凭敕书交接印信。”华翁继续道,“可待老朽到了钱唐,城隍印却已随前任遗失,无法就任,只好滞留阳间,作了个无用老鬼。”
“十三家坐视不管?”
“家中已有好用的恶犬,何必再请护院多此一举?”华老嗤笑一声,又郑重道,“可如今形势有变。”
李长安大抵明白了他的想法:“恶犬反噬凶暴难制,要请人打狗,就得花大价钱,可是,印信何在?”
“何需印信?自古举城隍,一由神道选任,二却可由人道敕封。”
华老抬头,目光炯炯对着李长安。
“如今的钱唐,又有何人,既有人望收揽香火,又有本领统御群厉威慑百鬼呢?”
时针拨回现在。
人群再度陷入了纷乱,华翁固然名高望重,也是解冤仇的领袖之一,可冷不丁说什么城隍,却实在教人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