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忍辱潜伏窟窿城的义士,为李城隍驱逐恶鬼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后亦得了城隍配下职司,可他江湖习气不改,不是勒索钱财,就是勾搭妇人,百姓不堪忍受上告神灵,惊动了监管巫法、淫祀的黄大使。这黄大使本是其至交好友,有他有过命的交情,查得他犯了城隍法令,却是大公无私,亲自率领鬼差缉拿,仗责其三次,最后一次更是上书城隍剥了他身上阴职。他心怀愤懑,醉酒后打入黄大使宅邸要问个分明,却见得好友卧床不起,才晓得黄大使心怀往日恩义,每问罪于他,自己都悄然替其承担大半的板子。他本性终究不坏,感激愧疚之余,也幡然醒悟重归正道。
这则戏文,虽本意在宣传所教,但故事间塞了许多踹寡妇门之类喜闻乐见的情节,故此很是风靡一阵。
覃十三也“沾光”成了大名人,乃至窟窿城暗中潜入人间作祟的鬼使也信以为真,以为他覃十三当真是甚重要人物,幻化成美人意图行刺于他,恰巧被夜游撞见,召神唤将,四下围捕,出手的两头鬼使,一擒一逃,再得佳绩。至于覃十三,万般无奈,只好披上麻衣重新上阵。
无论是五娘,还是覃十三,或者更多的麻衣师公们,他们是城隍府吹往坊市间的新风,而他们的所见所闻又回馈到刘府,化作各司书案上的千头万绪。
城隍衙门早有议编练新军,为将来反攻窟窿城或者其他敌人作准备。新军用武判铜虎作校尉,刘府剩余的三位家将刘元、董进、景乙作旅帅,挑拣飞来山厉鬼数十头为骨干,再精选钱塘死人中骁勇者三百余为兵员,万事俱备,临了却发现,士卒手里没有兵甲作操练,将官身上也缺乏香火凝法身,事情难以推进。铜虎倒好,招呼老兄弟抢了夜游神的活计夜夜满城捉恶鬼,三位家将无所事事整天找李长安倒苦水。镜河便提议,与其编练新兵,靡费颇多又难以成事,不若下令挑拣各寺观的护法兵马填入军中,既能快速形成战斗力,又惠而不费。幕府中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李长安想了又想,觉得城隍府手里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枪杆子还是干净些好。便把刘府府库搜刮了干净,又从各家社团里借调了些兵刃,再把铜虎揪回来,将这些日子收集来的香火大半交给他,仍是不足,只好让他们缩减编制,再三挑拣淘汰宁缺毋滥了。
速报司又上报,钱塘近日频频发生杀鬼、伤鬼事件,查得原因,却是“解冤仇”时期,为了给窟窿城及其爪牙制造麻烦,解冤仇们散播了大量的法器、符箓到坊间。如今,这些符箓、法器反倒成了城隍府的麻烦,凡人不懂其中门道,得到了就胡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