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答复(2)

去漏!咱可不是食秽庙,而是新成立的粪行,如那衣行、船行,都是粪佬自行组织的行会,‘金汤钱’也不是甚么香火钱,不过是穷苦兄弟们该得的一点儿辛苦费!”

说罢,又似笑非笑对着麻衣青年。

“金汤钱是活人的事儿,他们不愿给,我们不收粪便是,又不曾强买强卖。城隍爷爷这也要管,未免太不讲理。”

青年老实,哼哧哧说不出话。

街坊们见状,没了指望,无奈给钱消灾了事,让泼皮们得胜离开。

见老头还愤懑不已,青年劝慰:“钱塘种种,城隍爷都看在眼里,记在簿上哩。”

“看着记着有个鸟用,抓着拿着才有成效。”老头没好气抱怨完,又忙“呸呸”两声,“小老儿口快,非是有意冒犯,城隍爷大入大量有怪莫怪。”

完了,瞪了青年一眼。

“莫告刁状!”

青年哭笑不得,连连点头,想了想,递给老头一个香囊,吩咐他睡前悬在枕边。

“来日必有计较。”

同在这天,以往销声匿迹的牛鬼蛇神们赫然改头换面重新出现在了阳光下,脱了神袍鬼皮,换上了“利行”、“火行”、“迁行”之类的新招牌,干的还是以前的勾当,要起钱来胃口更大,若是不识趣,自有熟悉的手段奉上。

多少百姓愤恨不甘地交出了自己的血汗,这些钱财几经转手,流入了府衙大牢的某些新囚手中。

譬如,原为食秽庙庙祝,现为“粪行”粪头的李朋飞,他正得意吹嘘:“老爷是我父母,牢头是我弟兄,进了大牢就跟回了老家一样。纵是外面闹出动静,要寻我晦气,我都坐牢伏法了,还能怎样?便是不讲理要杀我头,嘿,咱们老钱塘自小拜了仙爷佛爷作干亲,平日香火又捐得殷勤,跟那寺观实为一家,今日砍我头,明日佛堂受祭,后日就能投入好人家,十八年后又是响当当一条好汉!”

牢中纷纷附和,交杯换盏,一片欢声笑语。

可惜,却有衙役不识趣,下来告知众囚徒,衙门要暂时征他们去做几天苦役。

“囚犯”们当然不乐意,塞了银子,请求免了苦役,若要人手,去城外锁拿几个流民也可交差。

衙役老实不客气收下,却道苦役免不了,这是刘府的意思。

苦役的地点在钱塘往东的一片海崖上。

崖高浪急,阴风凄凄,蒿草荒荒,四面了无人迹,端的一处杀人抛尸的好地方。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