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卷宗全貌(2)

会议内容和下一步的侦查工作安排。

“陈组长,卷宗都在这了,你先看看。”

赵启明抱来一摞文件,放在了陈益面前。

“好,请各位稍等。”

陈益将卷宗各自分发给何时新他们,彼此交换着开始仔细研读。

会议室安静下来,赵启明他们也不着急,静静等待,这个过程需要很久。

期间,餐厅那边送来了简单的饭菜,陈益四人边吃边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益对十几年前的这起连环杀人案,总算是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

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作案方式,受害者职业,人际关系等等。

他没有第一时间去看最近发生的这起案子,而是从头开始,从十五年前的第一起命案开始往后梳理。

这么做可防止先入为主,也有利于直觉上的判断。

警察办案不能靠直觉,但却有着一定的参考性,尤其是对经验极其丰富的刑警来说。

陈益,有着这样的经验,而且大部分情况下,他相信自己的直觉。

直觉不是瞎猜,而是经验和下意识推断带来的结果。

第一名死者,死于十五年前。

姓名孙健力,年龄三十七岁,农民。

第二名死者,死于十四年前。

姓名田有为,四十一岁,职业中学历史老师。

第三名死者,死于十三年前。

姓名梁武,四十二岁,职业散打培训教练。

第四名死者,死于十二年前。

姓名黄宝旭,四十三岁,职业诊所医生。

第五名死者,死于十一年前。

姓名姚京,三十八岁,职业某工厂化验员。

死亡时间倒不是标准的一年,有的间隔三个月,有的间隔六个月以上,平均是一年。

最后,就是十年后的最新受害人,姓名曹宇宁,三十六岁,职业是大学心理学教授。

一共六名死者,死亡方式一样,职业却五花八门。

目前所知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性别相同,年龄勉强相近。

根据调查,十几年前死的这五个,彼此不存在亲戚和朋友关系,甚至连共同好友的都找不到,可以说没有任何的关联。

卷宗很长,一个多小时后,陈益合上了文件,习惯性掏出烟盒。

点燃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