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小雨首先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她梳理着思路,开口道:“根据现有的信息,凶手和假王芳显然是认识的,而且关系不浅。他们使用私密号码进行长期联系,甚至在案发前还有通话记录。按照我们之前对假王芳私生活混乱的调查印象,按理说,她与如此熟悉的凶手,不应该没有发生过亲密关系啊?否则凶手为何如此执着,甚至因爱生恨到要杀人?”
闻言,叶默走到了白板前,在“凶手”和“假王芳”之间画了一条线,然后重重地点了一下。
“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至关重要的点。”叶默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假王芳的私生活确实混乱,但她和我们通常认知里那种纯粹以金钱交易为目的的卖淫女,是两个概念。”
“根据我们目前走访安京大学师生以及调查其社会关系的结果来看,凡是和假王芳发生过关系的对象,几乎清一色都是年轻,外貌帅气,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者潜力的大学男生。”
“也就是说,假王芳在选择亲密伴侣时,有着她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心理需求,她并非可以与任何异性发生关系。”
“这一点,从钟斌的证词中也能得到佐证,即便钟斌提出给她八千块钱的高价让她陪钟斌的同学,她也是犹豫,权衡了很久才最终答应。”
他停顿了一下,让同事们消化这个信息,然后继续沿着这个逻辑深入推理:“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衍生出一个合理的推理:凶手极有可能很早就认识假王芳,甚至,他很可能直接参与或者协助办理了当年顶替王芳学历的整个流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假王芳产生了超出寻常的感情,或许是爱慕,或许是一种扭曲的占有欲。”
叶默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仿佛在勾勒一幅心理画像:“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凶手的相貌,气质或者其他个人条件,很可能完全达不到假王芳选择伴侣的标准。因此,尽管凶手可能为她付出了很多,甚至可能是她顶替学历上的重要帮手,但假王芳却始终拒绝与他发生真正的亲密关系。”
“这种长期的,投入感情却得不到回报,尤其是被自己帮助过的人拒绝,极有可能导致凶手的心理逐渐失衡,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羞辱感和愤怒。”
叶默在白板上写下了“求而不得”,“羞辱”,“愤怒”等关键词。
“最终,这种负面情绪累积,发酵,扭曲成了极端的人格,促使他采取了这种最为变态,残忍的方式杀害了假王芳,这既是一种彻底的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