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厚厚册子,内里收录了此处所有功法的名目、简述和藏书位置。
应阐翻开册子,很是找了一阵,才找到了五行合气诀,默默记下藏书位置,接着再觅六气感应法
这时倒是简单起来了,因为应阐发觉,齐院师所说的这几门功诀,都是‘本宗’之属,而本宗的功法数量,则是远比旁门杂家要少。
想来也是,道院弟子,理论上都是将来的玄都门人,除非情况极其特殊,当然是要修行本宗功法。
至于为什么收录了这么多旁门、杂家的功诀,许是借鉴、参考所用吧。
应阐记下几门功诀的位置,便搬来爬梯,攀上书架,一一找全。
云笈阁一层摆有许多长桌,可供弟子读书。
但应阐已求知若渴,取下了功诀,再难按捺,索性席地坐了下来,背靠书架一一翻阅起来。
只是他并不能通读全本。
云笈阁中,允许随意借读、翻阅的,只有各种经书道论。
除此外,便是初学炼气之时,可以任择一门功诀妙法。
其余的,即使是经书道论的注解,也要有‘道功’才能借阅,乃至抄录。
道院对院中弟子,仅象征性地收取束脩,便传授道法、修行,还有院师讲课、解惑,这已经是广开方便之门。
若连院中珍藏的各种功诀、法术也可随意借阅,那法不轻传之言,恐怕也无从说起了。
而且‘道功’之物,亦非珍宝、钱财。
院中弟子,只需到都务院中领些杂事,完成之后便能记笔道功;又或者,能在都考院得到上考、佳考,也有道功嘉奖
总而言之,合乎情理。
所以应阐能看的,不过是这些功诀的简述和部分内容。
当然,这也足够了。
本来齐院师便已将这些功诀的特点,讲的十分详细,自己再认真读过部分内容,怎么也该有了决断。
但是应阐一一读罢,却仍陷入苦恼之中。
“万归藏气法,还是一元练炁经?”
若是稳妥之见,万归藏气法无疑是他最佳之选。
此法兼容并蓄,除少数特殊灵机之外都可炼化,而且还有一个独门之妙——
修炼此法,开辟‘玄窍’,远易于其他法门。
须知炼气境界的修炼,有多半便落在‘玄窍’这二字上,易于开辟玄窍,便是易于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