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柴房经历的捷径仙道,包括执念、妄想、侥幸等等,这些也都是魔性。
而道心化作在我的武道之路上,亦是武道意志的具象化体现。
那一瞬的颤栗,亦是我的武道意志在点醒自己,要破妄证真。”
孟传不知道自己猜想的对与否,但无论如何,这都是最适合自己的“道心种魔”,是独属于自身的此法修行之路。
他亦是明悟,隋校长之前所说的话:
不同的人修行同一门神功,推演过程与武道意志的修行一样,皆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对于神功的后续推演,亦是自身武理的延续。
根据立意把握精髓,便能自行推演神功绝学迈向更高处;而仿照前人之路,照抄照搬神功,只会前路停滞,永远卡在当前的境界不得寸进!
简而言之,便是“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这是隋校长上次在说,日后给他传授火属神功时,顺带提点的内容。
估计他本人都没想到,孟传此时区区二限,竟能从黄粱一梦当中悟得这一点.
法界之中,终南山晨雾未散。
汉钟离虚空一抓,孟传感觉自己的头被敲了下。
顿时听到有声音袅袅传来:
“回神了。”
孟传凝神回视,见对方“叩齿集神”,齿间竟震落霞露,声声清越如玉石相击。
“舌搅华池,津生如泉。”
汉钟离喉间滚动,吞津声与松涛共振。
孟传仿之,忽觉体内暖意渐生。
进而转腕作“摇天柱”,颈间骨节轻响,云头低垂在汉钟离的肩头聚散
一套动作做完,汉钟离回眸,扇尖一点孟传眉心:
“形随意动,意逐气行,此乃长生门径。”
最后的香火神力都在这一点之下,尽数灌注在孟传的脑海里。
他的识海之中,顿时多了一枚团扇状的印记。
感知轻触,仿佛有道人在唱低沉的调子,像山风扫过古松:
“齿叩三声津自生,
神凝一点气归元。
抬手能邀天边月,
附身可揽地脉泉。
若问此中真意趣,
心无挂碍即真仙。”
声音渐渐缩小,直至万籁俱寂。
孟传心中清楚,汉钟离这是用自己最后的香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