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一章 坑原来在这里(2)

李长河记得,历史上,大卫洛克菲勒似乎带着三边委员会去京城开过一次会,还见过当时的很多高层。

具体的时间他并不记得了,他只是记得在查三边委员会资料的时候,见到过这么一个新闻。

难道说,这次讨论的就是那次会议的行程?

“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把与会地点放在莫斯科,相比较之下,虽然我们跟苏联仍旧敌对,但是最近这些年,苏联那边出现了很多支持我们的声音.”

而就在李长河心底暗暗思索的时候,会议桌上首,有个白人中年男子已经率先开始了讲述。

他的意见很明确,他支持去莫斯科,话里话外,一方面是那边对他们有了支持度,另一方面,就是苏联人有钱,东大太穷了。

李长河一边听着,一边心里在不断地分析。

这帮人似乎开小会,在商议去跟苏联人接触,还是跟东大接触。

当然,商议到最后的本质目的,还是为了利益,讨论的根源,也不过就在于,能够从苏联获得更大的利益,还是从东大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与会的几个白人似乎都更倾向于苏联,而李长河听他们话中的意思,他们很多本身就跟苏联有着生意往来。

“这几个人,估计是欧洲那边的!”

李长河此刻心里暗暗的揣测道。

即便是冷战,欧洲包括西欧也从来没断绝跟苏联的生意往来,即便是米国也没有,要不然可口可乐公司怎么会成为苏联第一大畅销饮料呢。

也因此,在这个议题上,几个老白男基本上都倾向于去莫斯科。

而接下来发言的几个亚洲人,李长河一听就知道是东瀛人,他们的态度不出意外,去京城!

比起这份报告,东瀛人对东大的了解要超过那些老白男,他们更看重去京城的利益,支持会议去京城召开。

李长河此刻心里已经明白了,自己被洛克菲勒喊来的目的,这恐怕是让他也做一次分析了,而且十之八九,是针对东大的。

妈的,这老家伙果然给他挖了个大坑。

李长河可以预料到,这一次的会议,恐怕代表了三边委员会一部分财团的外交意图。

说白了,就是缓和跟苏联的关系,还是缓和跟东大的关系。

毕竟国家归国家,财团归财团。

国家带来的利益不一定有利于财团,财团的倾向选择也未必跟国家一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