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们的二股东,听说还在涉足体育装备行业。
难道对方是要体育装备?
不过也不无可能,目前他们东瀛的体育装备行业,可是完全不逊色米国呢,更何况还有价格优势。
小林俊平心里不断地思索着,却不想李长河却是说出了一个让他诧异的行业。
“都不是,我想投资的是高尔夫球场。”
“既然贵国不愿意给我商业地产,我想投资几家高尔夫球场,总应该没问题吧!”
“我做过调查,贵国国民对于高尔夫球有一种很强烈的爱好,在我看来,这是未来很有潜力的一个体育项目。”
“我比较倾向于,做高尔夫球场投资,不知道这个方向,在不在你们的限制范围之内?”
李长河微笑着说道。
而小林俊平听完,则是有些诧异。
高尔夫球场?
高尔夫球他确实知道,也去打过,但是次数不多,因为价格太贵了。
这种运动,几乎可以说是贵族运动,只有那些富豪群体才会去消费吧。
他这种哪怕是国家职员,要是没人宴请的情况下,也不舍得去的。
对方竟然想要投资高尔夫球场?
看小林俊平在那里思索,李长河也没催,而是微笑着继续等着。
实际上在知道东瀛对房地产的限制之后,李长河就想到了高尔夫球场这个路线。
原因无他,只因为这玩意儿,是收割东瀛中产的利器。
而东瀛的经济爆发,最有实力的那批人,其实就是中产阶层。
李长河记得,广场协议之后,东瀛人酷爱的两大运动,一个是滑雪,另一个就是高尔夫。
滑雪不提,只说高尔夫这个,他记得当时东瀛到处都在兴建高尔夫球场,甚至跑到东南亚去修建。
为了打个高尔夫,特意出国去打,以此彰显自己的实力。
而在那些年,这项运动也从所谓的“贵族运动”下放到中产阶层,一套高级的高尔夫球杆三件套,能卖出一亿日元的天价。
按照当时的汇率,折算成美元就是八十多万美元。
即便这是特例,也可以看出当时这项运动的奢侈属性。
更何况高级的东西他又不缺,到时候随便让迪奥跟某个高尔夫球杆来个联名款,就可以是运动装备里面的顶流。
而除了运动装备外,更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