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七章 内忧外患的欧洲!(2)

“他的国产化政策对我们来说是共同的敌人,而且这个敌人异常强大。”

马塞尔这时候则是陷入了沉默,因为他知道,彼得说是是事实。

其实本质上来说,马塞尔家族跟罗斯柴尔德家族不是一路人,因为马塞尔是戴高乐主义下的法国军工受益者。

而罗斯柴尔德家族,他是米国冷战模式下欧美之间的中间人,可以算是米国势力在欧洲的代表,又可以算做是欧洲犹太势力推出来的跟米国合作的盟主。

两者本来不是同道中人,但是现在,因为面临着共同的困境,所以走到了一起。

这个困境不单单是密特朗,更重要的是,那个叫苏联的庞大国家。

众所周知,七十年代的苏联是气势正盛的时候,国力达到了巅峰,也压得欧美一众国家喘不过气来。

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中美开始了破冰之旅,开始了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而同样在欧洲,强大的苏联带来的影响力,一样不容小觑。

这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国产化浪潮思维,尤其是西欧。

作为跟华约挨着最近的国家,西欧的政客和经济学者,很多也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虽然他们并不完全信封马列,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思路却开始借鉴甚至照搬,就比如国产化。

密特朗并不是欧洲第一个推行国产化的国家,事实上在欧洲,英国比法国更早推行国产化。

在英国铁娘子上台之前,工党执政的那些年,英国也推行了国产化,国家开始大力收购大英国内的各大企业,把他们变成国企或者国家控股。

而现在的密特朗只能说是紧随其后而已。

这还只是经济上,政治上的影响力更甚,意大利那边甚至出现了支持gcd势力加入政府的总理,没错,就是那个后面被黑手党绑架撕票的总理。

表面上看是黑手党背了这口锅,但是本质上,还是因为他的政治路线发生了偏移,然后引得欧美的资产阶级痛下杀手。

所以现在的马塞尔跟罗斯柴尔德联合,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家族的飞机企业,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银行业,都要被密特朗国有化。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现在的阶级利益是一致的,要共同对抗从苏联辐射出的这种社会变革的浪潮。

这才是他们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

“马塞尔先生,其实我们现在的情况很不乐观。”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