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大,你的工厂如果做这方面的投资,有点大材小用。”
“据我所知目前这方面的材料,东瀛那边做的就很好,而且价格也不算高,咱们国内进口的材料中,应该就有这个。”
朱教授将他了解的一些知识跟李长河讲述了一遍,李长河听完之后若有所思。
他现在心里有了判断,光刻胶这玩意儿,某种意义上,跟稀土有点像。
众所周知稀土在科技,尤其是国防军工和太空科技领域里面的重要性,这玩意儿说是大杀器也不为过,但是后世咱们屡屡卖不上价格,原因就在于,用量太少了。
还有另一点原因就在于客户定向!
说白了,你东西产量都控制在自己手里,但是反过来说,客户也是定向的那几个,买卖双方其实都挺固定的,这也就导致了早期国内的稀土完全卖不出价格。
毕竟你抬高了价格,人家不买,你自己照样亏。
直到后来国家国力上升,稀土才完全成了国家科技的大杀器。
而光刻胶这个,在朱教授的科普下,李长河也知道了它的问题所在。
很重要,但是用量少,全球市场就那么大点,东瀛和米国国内的几个化工厂生产已经足够了,因为反过来说,用光刻胶的公司也就那么几家。
而且这东西技术难度也不是很高,用朱教授的话来说,只要聚集人手投入研发,还是能做出来的。
但是朱教授也给李长河科普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化学材料,要跟着技术标准走。
说白了,你研发出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研发出来的产品,符不符合使用标准,这才是关键。
听到这些,李长河也无奈的叹了口气,想提前布局这种材料行业,其实难度也挺大的。
就像现在,半导体光刻机的标准都没有,光刻胶的标准也没有,现在投入除了做技术储备之外,其他并没有什么意义。
看来自己还是先从下游产业开始布局,到时候慢慢往上游产业延伸吧。
聊完了之后,李长河跟岳父说了一声,然后上了楼。
卧室里,朱琳正自己舒服的躺在李长河的床上,手里拿着一堆稿子在那看。
这是李长河新写的书稿,她闲的没事的时候,就帮他整理顺便校正一下,主要是看里面的错字之类的。
“我刚才看你在下面跟爸聊天,聊什么呢?”
李长河走进来之后,朱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