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那你看好他们,我先带我妈我爸他们回去。”
李长河倒也推辞,这边是协和的高干病房,护理级别是非常高的,守卫也严格。
就像今天,产房里面只有朱琳一个产妇,所以也不用担心什么抱错孩子啊之类的问题。
很快,李长河把刘淑婉送回了家,又把李立山他们俩送到了学校。
“对了,长河,你还得考虑一下,看看咱们送米在哪里举办?”
送米其实就是庆贺生孩子的日子,一般男孩是出生十二天以后,女孩是出生八天以后,然后邀请亲朋好友吃饭。
以前的时候,大家日子过得苦,送米大多是走个形式,但是这两年,明摆着日子越来越好了,猪肉都放开供应了。
所以送米这种热闹的事情,朱教授觉得可以办一办了。
再一个,他也是想借着这件喜事,晒晒家里。
说实话,原本在工业学院那边,他跟李立山是一大群人羡慕的对象,毕竟他的女婿,李立山的儿子,明摆着是未来要飞黄腾达的年轻俊杰。
北大学子,又是当年高考的状元,文章上过人民日报,还是大作家,这样的光环集结在身上,让很多人都看好李长河的未来。
也因此这几年,说实话两个人是在各种吹捧中度过的。
可是耐不住,这二月份一毕业,李长河工作给分到了作协啊!
作协是挺好,在如今的年代,也是很好的单位,可是这得分对谁。
对北大出身的人来说,工作分配是不愁的,他们要考虑的是到底分到哪个地方!
即便是分配工作,那也是有好有坏,好的一步冲天,坏的嘛,平平无奇!
正常来说,李长河肯定是一步冲天的那一批!
可最后让他们惊掉大牙的是李长河进了作协。
尤其是工业学院离得北大不远,一些老师有时候说起一些国家部委在北大的抢人的内幕的时候,言语里充满了对李长河的惋惜亦或者幸灾乐祸。
李立山和朱教授当然知道李长河被这么分配的内幕,可是知道归知道,有时候听到这些风言风语,或者看到那些人调侃的目光的时候,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不满。
有点憋屈啊!
所以趁着送米的时机,朱教授是想让李长河大操大办一下,把家里的亲朋好友也聚起来,让学校里那帮同事也见识见识。
“对,这个事得想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