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六章 会德丰!(2)

祖宅,位置就在铜锣湾。

而张玉良也是采用的类似手段,用家族公司的名义,开发自家的祖宅,要在铜锣湾这里建一座商业大厦。

这个思路是很好,但是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里面的拆迁。

毕竟这是张家的祖宅,而根据张家以往的条例,大房,二房,三房的人都住在这里面。

所以你想拆自家的祖屋,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人清出去。

张玉良想的则是一劳永逸,不但把这些人踢出去,甚至宣布以后家族公司也不再供养这些人。

而张玉良给的条件,就是每房150万到300万港币的拆迁款,再加上每个子侄每人不到一百万的补偿款。

也就是说,大房二房三房每房也就能领到撑死几百万的补偿,然后就被踢出家族产业了。

张玉良不知道怎么搞定的大房和三房,但是二房的遗孀崔秀英不干了,坚决不走,当起了祖宅的钉子户。

双方经历了绝食,强拆,暴力驱逐等一系列手段,最后,崔秀英直接一纸诉状,把张玉良告上了法庭,要求清查张氏的资产,四房平分财产。

这个小叔子与寡嫂的内讧,也成为了去年港岛纸媒热衷爆料的新闻,让李长河对这件事有了印象。

也因此,在昨晚上跟包钰刚聊起之后,最后他记起了这个事件。

从法理上来说,崔秀英的诉求是没有问题的,张家的企业,包括会德丰的股份,应该是属于张氏四房的共同财产,所以四房肯定有权利分到这些。

但是按照历史记忆来说,包钰刚收购会德丰的时候,很明确是张玉良主导卖的股份。

也就是说,张玉良那时候依然是会德丰的大股东,甚至是整个张氏家族的掌权人。

“看来,崔秀英这个案子是失败了?”

“可是不应该啊,从报纸上的描述来看,崔秀英的证据和诉求都很明确,胜率是非常大的。”

李长河看着报纸上关于两家的描述,微微皱起了眉头。

港岛的媒体记者其实挺有能力的,双方的基本信息罗列的并不差,以李长河的观点来看,崔秀英的控诉其实赢得概率是很大的。

那么为什么最后张玉良胜了?

是花了钱?还是?

李长河坐在那里思索了起来。

片刻后,李长河打电话叫来了艾拉。

“艾拉,你去帮我调查一件事情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