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希皇储说道:“德国吞并奥匈帝国后,其产生的效果不只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大于二,德国的工业将变得格外强大。”
“阿道夫必然会对两国的工业资源进行整合,原奥匈帝国的工业体系,在德国技术和人员的扶持下,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
“钢铁产能,未来德国钢铁产量最少突破三千万吨,这可能直接导致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国,现在,美国的钢铁产量也才不过两千多万吨。”
“而钢铁产业是现代工业基石,德国的钢铁产量大幅度提升后,也能加速其军工产业的发展,生产更多的枪支,火炮,军舰等等。”
美国的钢铁产量正处于恢复阶段,所以,德国在整合两国资源后,暂时超过美国是必然的。
“德国钢铁产能的爆发,不仅仅是资源上得到奥匈帝国钢铁产业的加持,同时德国还获得了原本奥匈帝国的市场,使得其在巴尔干,中东等区域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
“同时,获得的里雅斯特也让德国多了一条地中海方向的资源输入通道,巩固了德国能源安全。”
“从的里雅斯特中转,德国就能从地中海方向进口更多的能源和矿产,并且将这些能源和矿产,输入到波西米亚工业区,并且通过铁路运输到原本德国内的萨克森还有西里西亚工业区。”
“除了的里雅斯特,德国还获得了原本奥匈帝国的黑海通道,进而依托多瑙河航运,稳固和奥斯曼帝国这个盟友的关系。”
“这样一来,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联络通道就有了三条,首先是地中海航线,其次是多瑙河黑海航线,最后是柏林巴格达铁路。”
毫无疑问,奥斯曼帝国对德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两国也有切实的利益互补需求,那就是共同遏制苏联的发展。
当然,这只是德国吞并奥匈帝国后战略和地缘上的好处之一,现在意大利也因为和德国分赃的原因,走的比较近,而这就意味着未来,德国可以借助意大利在北非的殖民地,开辟一条和东非的备用贸易线路,也就是北非铁路。
这对于德国来说也很关键,东非在一战时虽然没有站队德国,让德国很不满,但是德国也必须承认,在一战期间,东非的资源对德国很重要,甚至不是东非货物的不断输血,德国就有可能输掉战争。
因此,即便是阿道夫这个看不上东非,将东非人视为“杂血”的政治狂人,也不得不明面上和东非交好。
弗里德里希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