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零九章 他相信自己的眼光(求月票!)(8)

妍姐都跟我说,这种跟我本身最为接近的角色,竟然都在我上大二了才演。”

苗月:“我当初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一天它会被拍成电影。”

刘毕戈说:“这个电影的演员,除了你和来客串的温明兰,都是一些新人,我这边已经跟他们做了好久的培训了,回头开拍了,你多带一带他们。”

“带一带他们?”陆严河惊讶不已,“我才大二,我怎么带他们?”

“他们都是货真价实的刚高中毕业的学生,只有你是大二的学生。”刘毕戈说。

陆严河一愣,“啊?”

“嗯,除了你和温明兰,全都是表演学校大一的学生。”刘毕戈说。

演员是刘毕戈一个一个挑的。

陆严河前期并不知道这些事情,他只参与了剧本的环节。

“他们怎么样?”

“我和苗月挑了很久,最后挑出了我们心目中最符合剧本里这些人物的演员。”

“那什么时候让我见见他们吧?”陆严河说,“戏都快要开拍了,我们都还没有见过呢。”

刘毕戈点头。

“但我希望你们别见太多次。”刘毕戈说,“我准备按照剧本的顺序,顺拍这部戏。”

很多戏,因为场景和演员档期等问题,并不是按照剧本的顺序从第一场戏往后拍,可能有的戏一上来就直接拍大结局,有的戏则是从中间拍戏,有的剧组,上午还在拍两个人情同手足,下午就开始厮杀。

演员本身功力不行的,在这种不同状态和情绪的切换中,找不到锚点,就会演得不准确。

跟这种拍摄方式比起来,顺拍当然更有利于演员揣摩和进入人物状态。

一场场戏演下来,很多的心境都顺理成章地抵达。

刘毕戈说:“暮春的故事就是讲几个高中生在暑假补习班遇见,从陌生人到互相认识,我想要用顺拍来拍这个电影,也让你们从陌生的阶段拍到熟悉的阶段,这部戏,除了你,大家的演技都说不上很娴熟,其实都是凭着感觉和天赋在演戏,所以,需要演的地方越少越好,能够建立起真实的情境,越多越好。”

陆严河明白了刘毕戈的意思,点点头,说好。

那就是在正式开拍前,演员们之间都尽量不要熟悉,也减少接触。

只有这样,一开始演他们相遇的时候,那种陌生感才是最真实的。

“那要不我先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