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章 梅开二度(一万一千字!)(10)

这个数字,该怎么说呢?

这样一个数字,即使是放在十年前,纸媒还在盛行的时代,也依然是能打的数字。

在那个时代,也能算得上是畅销杂志了。

更不用说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了。

陆严河:真好!太好了。

陈思琦:这更加坚定了我要做报纸的想法,但我不想做一个传统的报纸,我要做一个能让读者感到“有份量”的报纸,他们能够从我们的报纸上,读到网上、自媒体上都读不到的内容。

陆严河:?

陈思琦说:这份报纸要以“文化”为主要概念,而不是文学,你看,我们这么多人,在这么多个高校,认识这么多大教授,实际上我们最清楚哪些老师有真才实学,而且有本事把专业知识讲得旁征博引又深入浅出。

陆严河脑袋里面轰的一声。

哈?

他突然就意识到一件事,这不就是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随着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进入网络以后,慢慢掀起来的“知识付费”吗?所谓的网课。

陈思琦这是想要通过一张报纸,一张售价只要一块钱的报纸,让这个世界的人们得到同样的体验?

陈思琦说:就像我们很多同学会去其他的学院蹭课,而且,我们老师的一些网课发到网上,也有很多社会人士也会看,不是只有在学校里的学生才对文化感兴趣,文化也不是高高在上、束之高阁的东西。你跟秋灵姐还有她男朋友周书宇教授录那期城市游记,很多人就反馈,想要让周书宇教授常驻这个节目。其实在现在这个时代,仍然有大量的人对“文化”是有需求的,无论是真的需求,还是心理上的需求。

陆严河听陈思琦说完,内心更震惊了。

他真的没有想到,陈思琦竟然靠着自己就洞悉了这样一个社会心理。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很多人都在说,网络的海量信息让很多人都不爱看书了,碎片化阅读挤占了大家进行长时间阅读的能力。

但在这个现象出现的同时,却也同样让很多人的心中都希望能够读到一些有意义、有文化的内容。

我们讨厌给每一件事都赋予意义和价值,享受单纯地浪费生命,但与此同时,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肯定在更长、更远的尺度上追寻着一点更恒久的东西。

这是人类繁衍至今的本能。

陆严河第一次在听到陈思琦想要做报纸之后,感到一种“她这个想法很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