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不知道他对我们这部电影有这么高的评价。”
埃文加尔迪说:“不过,我们都很疑惑,为什么你自己写的剧本,却不自己演呢?”
陆严河笑着说:“有各个方面的考量,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我认为我不适合演那个角色。”
埃文加尔迪说:“很少有演员会主动认识到自己不适合演什么角色,尤其是像你这样,很年轻就被冠以天才之名的。”
陆严河:“因为我知道我不是真正的天才。”
“那你也太谦虚了。”埃文加尔迪笑了笑,说:“可惜你这一次只待两天,后天就要离开。”
陆严河:“回去还有一些事情,我也希望下一次过来,时间能够充裕一点,我可以在电影节多看几部电影。”
埃文加尔迪点头。
离开前,他们一起在埃文加尔迪办公室外的小阳台上合了个影。
埃文加尔迪说:“期待明天胭脂扣的首映,我也会到现场去观看这部电影的。”
陆严河:“那就期待您的到来了。”
-
这一次过来,真的就只是很单纯的拜访。
当然,只是这一次拜访内容比较单纯,目的并不单纯。
陆严河和琳玉要来,就是为了建立起联系,后面再慢慢地加强沟通、交流。
电影圈,评论界的声音有多重要,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知道。票房重要的吗?百分之百的重要,没有任何一家电影公司会认为奖项比票房重要。可是,对任何一个电影人而言,如果把他们的职业生涯拉长到十年、二十年,尤其是要说一个演员是否到了顶级演员的位置,绝对不会是靠着票房衡量出来的。
不评价对错,只看客观事实。影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传奇影星,有几个是靠着票房打出来的名声呢。而他们能够取得影史上的地位,靠的恰恰就是别人的声音与别人的评价。尤其是评论圈的评价。
所以,陆严河要走这条传奇电影人之路,不可能不去跟这些评论圈的人打交道,甚至要把交道打好。
陆严河被埃文加尔迪亲自送到门口。
这一幕也被不少在荷西电影杂志社门口拍照打卡的影迷看到。
对那些资深影迷来说,他们不一定认识陆严河,但一定认识埃文加尔迪,因此,这一幕让他们实在是感到意外,好奇这个由埃文加尔迪亲自送出来的人,到底是谁。
而认识陆严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