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六章 韩国行(八千字更新!)(7)

而是到了三十岁到四十岁这个阶段,都不是刚出道的年轻人了,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行业地位,当其他人都不用试镜拿角色的时候,如果他们需要试镜,显得自己格外不如人似的,所以都纷纷地以“不试镜”为自己的地位象征。

现在大家不抵触陆严河的试镜要求,也是因为,陆严河的戏要试镜已经成了行业内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自己试镜也不再变得特殊。

说白了,很多的事情,被媒体渲染得好像都是艺人和演员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背后都是大环境的问题。

环境才是那个大染缸。

-

蓝丝带奖结束的第二天,迷雾在美国正式开始上映,同步在欧洲上映。

其他的国家地区,会陆陆续续地上。

韩国在三天后。

像这种恐怖片,除了日本因为特殊的上映政策会要延迟一段时间,其他地方都是能尽快上就尽快上,因为时效性很大。

陆严河启程去了韩国,跟大家一起参加韩国的放映活动。

所以,迷雾的首日票房出炉的那一刻,他们所有人都在一起。

迷雾在美国拿下了1250万的周五日票房,跟预测机构的预估数持平。此前,预测机构的票房预估已经把美国总票房调整到了8000万-1亿美元之间。

更好的消息是,迷雾的观众口碑很不错,烂番茄拿到了81%,对一部恐怖片来说,这属于非常好的成绩了。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按照恐怖片的尿性,其实无论是票房还是烂番茄,都难走长线。

首周、次周的成绩才是大头。

首周末的票房成绩,基本上就决定着这部电影的命运了,到底成功,还是失败。

如果说,首周末的票房能够来到四千万以上,那这部电影就可以用“大获成功”来形容,因为北美首周末就靠票房收回了成本,但如果首周末的票房没有来到四千万以上,哪怕最后总票房还是过了六千万,回了本,实现了盈利,但就不能用“大获成功”四个字来形容了。

当然,实际上对陆严河来说,这部电影还没有上映,就已经让他“回本”了。

这部电影前期的宣传策略,让他在欧美地区知名度大涨,比很多在欧美演了四五部电影的演员还有有名——

而且,陆严河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已经获得了美国媒体和影评人们的盛赞。

这让陆严河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