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七章 新的身影(3)

传统影视剧那种明星效应,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行业领域里的一个论坛。

它引发的讨论和热议,不仅仅是在大众层面,更是在业内。

可以说,其实目前影视圈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人注意到,也不是没有人说过。

但是,其他人说,往往被人视为牢骚,视为有人“怀才不遇”,或者是哪怕已经意识到这确实是个问题,但大环境之下,谁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哪怕是捧着一麻袋的钱跟别人竞争一个大爆剧的编剧,也不愿意拿一千块钱一集的白菜价去给一个新人编剧机会——给了,署名权也会收走。

陆严河他们几个人在这样一个公开的场合,毫不保留地陈述跳起来剧场的定位,打明牌,捧新人,这种姿态无异于是一次宣告。而他们要做这件事了,这件事值得做。

这个时候,你们其他人跟不跟呢?

怎么跟?-

“任何一个行业,一定是竞争的人越多,新人出头的机会越多,越繁荣,否则,永远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演艺圈这样一个给观众造梦的地方,就成了阶级固化的封建王朝,久而久之,全是腐朽老古董,也就有了所谓的、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这是娱评人管苏晨在跳起来剧场媒体见面会以后更新的微博。

这条微博也引发了很多人的议论。

但它也像一根针,扎进了一些人的心里。

“你准备去给跳起来剧场拍一部戏?”

真歧路导演刘志江是圈内资深导演,哪怕跟江玉倩拍的这部真歧路成绩不佳,但在他的履历里,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次失败。

像刘志江这样的资深导演,一般都有自己的固定团队,还有徒弟。

在这一行,师徒传帮带现象还是保留着很多。尽管为人诟病,却顽强坚固地存在着——

真正的演艺圈其实太小了,竞争又那么激烈,这一行的性质决定了资源永远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人难免自私,如果不是师徒关系,人家凭什么把自己磨练了半辈子的技艺交给你,又凭什么带着你混这个圈子。

只是,有的成了真师徒,比如那对剪辑师师徒邬驰和赵元。

而有的,则变了异。

刘志江也有自己的徒弟,陈煜。这些年,陈煜一直跟着他,从副导演做到联合执导导演。

平心而论,刘志江觉得自己对陈煜真算不错了。亲自带,手把手地教,喂资源,给机会,每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