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跳起来这本杂志的销售一样,一年下来,杂志能够带来的净利润就是两千万出头。
然而,没有跳起来杂志,就没有跳起来剧场。
一样的,没有这两个存在,其他的版权运营、自媒体矩阵、文化产品经营和广告营销等等业务板块,也无法迅速拓展开来。
事实上,跳起来杂志和跳起来剧场的净利润是完全可以再往上涨一大截的。
比如杂志压缩制作成本,降低一点高昂的稿费,提高一下销售单价,增加一些广告位。比如要求岳湖台等几个平台,提高跳起来剧场这些戏的采购价,或者是压缩制作成本。
但这些事情,跳起来都没有做。
现在,绿谷想要买跳起来剧场这些戏在美国那边的发行权,甚至想要买改编权,对于跳起来来说,自然又成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施密特劳利第二天就到了陈思琦那里。
双方谈了两次之后,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方向——框架性合作。
第一轮框架性合作,跳起来将十二部跳起来剧场的戏的海外发行(有一些已经被maxine和hp等买了流媒体播放权的,就排除在外了),以5年3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绿谷。
5年时间里,绿谷将拥有这十二部戏在中国以外的地区的发行权以及衍生开发权。
这个衍生开发权就完全只有跳起来能做到了。
因为这些戏的源头版权,也在跳起来手上,可以统筹谈判。
因为是第一轮框架性合作,陈思琦对于价格这件事,并不放在首位。
她希望绿谷能够通过第一轮框架性合作,找到十二部戏在海外的市场空间。如果第一轮合作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那后面再进行谈判就好了。
对于这样的合作,陈思琦只提了一个要求:
保留跳起来剧场的名字。
对此,绿谷也提出了一个要求,两年之内,跳起来不能再跟其他公司进行类似的授权合作,换言之,绿谷是独家合作方。
陈思琦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双方达成了战略性合作协议之后,双方的公司又花了差不多二十天的时间把合作的一些细节都对好了,在6月19号这天,跳起来专门在玉明举行了一个签约仪式,和施密特劳利现场签约。
-
已经在焚火2片场拍了将近一个月戏的陆严河,在手机上看到签约现场的新闻照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