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七百六十章 上映(6)

是一部青春电影。

四月份活埋卖出了4个多亿的票房之后,李治百再次带着一部电影来征战票房了。

当然,那些年可不是靠李治百一个人扛票房。

男二号,李跃峰,女一号,严令羽,女二号,萧云。

除了严令羽在暮春之后有些“销声匿迹”了之外,李跃峰和萧云,都是当红一线。

一部青春爱情电影,能够集结这么多的当红明星,也就那些年了。

事实证明,明星效应叠加青春爱情这种主流商业题材,就会爆发出惊人的商业数据——尽管也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数据,往往无法持久。

但是,谁知道呢。

情书能在跳起来的话题营销下,爆出10亿+的票房,那些年的商业性更高,谁知道会创造什么样的奇迹?

而且,那些年在这个时空赶上的是一个票房天花板被捅到了数十亿的市场。在原版上映的那个时候,市场远远没有这么大,主演的演员,也全都是当时不知名的演员,全靠电影的口碑和社会话题效应在带票房。

陆严河这根金手指的作用,就是知道什么样的故事会受到观众的喜欢,然后,用市场认同的元素来武装他们,为他们保驾护航。

六月底,那些年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周五上映。

首日票房3200万,勇夺第一,次日,周六,票房飙升,拿到了4800万,周日,票房滑落,回到3400万的位置,首周末三天,一共拿了1.1亿的票房。

跟活埋的首周末票房相比,似乎弱了一截。

但是,灵河仍然发了票房庆祝的喜报。

大家一点都不着急。

因为,陆严河说过,这部电影,首周末全靠明星效应和前期预告片来卖票,只要稳住排片,不被人抢走排片率,后续电影话题一发酵,青春爱情题材的优势才会爆发——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爱情#

一个话题,悄然进入了各个社交平台。

一则则“追求的故事”“分手的故事”“遗憾的故事”,如傍晚的大雨,大珠小珠,洒满了网络这座大海。

事实上,这些都不是跳起来安排的软文。

这样的故事,不需要找写手写软文,只需要找编辑,来汇总,来推广。

一篇叫真正喜欢一个人,是在她嫁给别人的时候,你会坐在台下衷心祝福她的文章出现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