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小老婆陈淑婷问道:“手机零件的产能跟不跟得上?”
“电力供应跟不上。”陈淑婷只是简单一句话,就把王主任整沉默了。
和平投资深城公司在内地投了几百亿镁元搞核电站、电网,结果婷美贸易在深城的几家工厂,都面临着缺电问题。
张和平见王主任不说话,便没有纠结这个问题,以及电力供应的事。
他投资内地的核电站、电网,一是为了方便自家工厂生产,二是为了应对内地即将到来的百花齐放,最后考虑的才是长线投资。
华老喝了一口汤后,才开口说道:“和平,我们刚刚听陈总说,你熬了两个通宵看书。”
“你是医生,还上传了那么多医疗教学视频,理应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以后别这么做了,免得我们担心。”
张和平点头,随口解释道:“当时有几个技术问题没想通,我以后多加注意,尽量不熬通宵。”
得到这个保证,陈淑婷与唐欣不由对视一眼,感觉华老这次过来,帮了她们一个大忙。
要知道,张和平不眠不休的盯着那本不厚的书,连看两天两夜,就连吃饭都没挪过位置和视线,令唐欣、陈淑婷都以为张和平魔怔了。
即便张和平那时候有分心跟她们说话,还是让她们担心不已。
华老见气氛融洽了许多,便没有再言语。
张和平最近明显不想管研究以外的事,而陈淑婷又愿意跟华老、王主任沟通生意和生产上的事,所以没必要再拿和平集团的事烦张和平。
唯一让华老放不下的,是那些越积越多的技术咨询信件。
没了张和平的技术支持,内地好多研究都陷入了瓶颈。
值得庆幸的是,内地很多技术都追上了国际第一梯队,还有不少张和平之前给的技术资料有待消化。
现在能够压内地技术一头的,除了张和平本人,就要看其他国家有没有隐藏技术了。
吃过晚饭后,华老、王主任没有急着离开,而是跟着张家人在太平山顶散步消食,顺便聊了一下港岛的变化。
因为张和平早上要晨练,晚饭后还要带家人出来散步,加上保护伞公司的家属也会出来转转,以及那些到山顶观光的游客。
保护伞公司为此出资,将太平山的道路重新规划修整了一下,美其名曰减少安全隐患,实际上是为了迎合张和平一家。
这不,张和平与华老此时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