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8章 1997年的新合同(5)

让李杰当股东。

一块钱一股,转让3%的股份给他,按照滚石当下的市值,李杰只需要付出1500万,就能收获价值5000万的股份。

白送3500万。

除了这份股份转让协议,前面的那份制作人、歌手合同,也是诚意满满。

签约金,三张专辑5000万,可rmb结算,可美元结算。

然后是专辑版税分成再次调整。

18%的版税分成,当然,这个18%不是销售价的18%,而是滚石出货价的18%。

如果是销售价,一张cd一百块,李杰个人就要拿18块,批发价按照50块计算,减去18块,只剩下32块。

然后,还要再扣除5%的词曲版税分成、5%的制作人版税分成,滚石到手只有22块。

再去掉成本,滚石的利润只有十几块,李杰到手28块,是滚石的一倍。

这么一算,唱片公司反而是给李杰打工。

天底下有没有这样的合同?

有。

但摇滚歌手拿不到这样的合同,除非是披头士、皇后、滚石等等全球爆火的乐队。

他们可以拿到最顶级的合同,因为他们的商业价值更高。

李杰现在发的那些专辑,别看卖了多少多少钱,它终究还是一种小众音乐。

不是正儿八经的流行歌手。

所以。

这份合同基本是最顶级的条款,至少在现有框架是如此,想要获得更好的合同,除非他愿意全面转型,成为一位流行歌手。

那样的话,滚石可以给出销售版税的18%,20%,甚至25%也不是不行。

不过。

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签下那么丰厚的合同,歌手也会失去‘自由’。

从年头忙到年尾。

不多时,李杰放下了合同,他对这份新合同还挺满意的,主要是滚石没有强行要求他参加宣传什么的。

一个歌手不参加宣传,简直是‘离谱’!

高达发达的商业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不跑通稿,哪来的曝光度?

没有曝光度,怎么卖片?

全靠人传人吗?

那是效率最低的方式。

而这,也是李杰没跟百代、宝丽金、索尼等公司签约的原因,他们提供的合同,不乏比滚石价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